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群文阅读的尝试《刷子李》

(2017-07-13 14:54:28)
标签:

杂谈

教育

分类: 工作站活动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23* 刷子李

教材简析:

     这是五年级下学期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感受作家笔下的人物形象”,编排本组教材,旨在让学生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本文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通过记叙曹小三在跟着师傅刷子李学艺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表现了刷子李非凡的技艺。本文中,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对于塑造人物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是写法上的显著特点。

学情分析:

这是在暑假进行的一次展示课,其实学生已经学过了的,基于这样的学情现状,我把学生的已知定为教学的起点,在此基础上,我将补充两篇文章进行对比阅读,充实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2.将《泥人张》《快手刘》与本文进行对比阅读,领悟作者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读《俗世奇人》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对比阅读,领悟作者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达特点

 

教学准备:

了解冯骥才和他的《俗世奇人》,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聊聊暑假在干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读了哪些书?

2、老师也在读书,最近迷上了这样一本小说-----《俗世奇人》。

“俗世”是民间社会,多指下层百姓生活的民间。

 “奇人”是指那些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或工匠。

这本书里有很多民间高人,其中有一位,大家都认识,他就是——刷子李。

 3、出示课题,我知道同学们都学过这篇文章,刷子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相机板书:技艺高超

二、学习课文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按照老样子,是要借助导读提示来自学的。大家翻开书,看看这篇略读课文的导读。(出示)

2、导读提示里面其实给我们提出了3个学习任务,既然是学过的课文,我们来看看哪些学习任务是你已经掌握了的,还有哪些是你还需要再钻研的。

3、交流学习任务中的掌握情况,学生大胆说出自己已经掌握了的问题和还需要再探讨的问题。

4、根据学生的疑惑,布置默读课文,思考、讨论疑难问题。  

5、反馈学习情况

(1)说说你再读这篇文章,这次又有哪些收获。

(2)23个学习任务是可以放在一起来汇报的。你可以把文章中描写的最精彩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再说说作者是怎么写的。

 6.课件出示文章中对曹小三描写的句段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写刷子李粉刷技艺的高超,那文章为什么要写徒弟曹小三呢?是不是多此一举了?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侧面描写。

那么文中对刷子李规矩奇、动作奇、效果奇的直接描写。就是——板书:正面描写

     明确这是一种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直接把人物的外貌、心理、语言和行动等方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其他人物或环境的描写来表现烘托所要描写的对象的一种方法。

7、你觉得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有哪些好处。

三、拓展阅读

1、其实在作家冯骥才的笔下,像刷子李这样身怀绝技的民间高人还有很多。请大家拿出老师给你们打印的两篇文章读一读。读完后思考:

 

课件出示

(1)泥人张和快手刘这两位俗世奇人的“奇”又表现在哪儿?

(2)从内容上和表达特点两方面比较这几篇文章的异同之处。

第一步:自主读书、思考,像老师的板书一样,自己也做批注

第二步:两人一起,或者四人一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2、交流

   泥人张   艺高胆大

   快手刘   速度快  神奇

3、推荐《俗世奇人》

板书设计:

                    刷子李

          正面描写

           技艺高超

                   侧面描写

 

教学反思:

                 让课外读物走进课堂

     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中,仅仅再课堂上围绕语文教材为中心的封闭的教学空间是难以发生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如果能把更多的文章引入课堂,语文教学效率将大幅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将得以加强,学生的阅读习惯更容易养成。

   今天,我的真正做到了“以学定教”,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不断地思考:这是学生已经学过的课文,那么常读常新的“新:在哪儿?学生的这节课收获在哪儿?所以,我打破了正常的上课程序,在浏览课文后直奔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本文的写法,这个过程之用了20分钟,剩下的20分钟就在研读《泥人张》和《快手刘》,课堂上,有15分钟左右的时间是学生在安安静静地读书,这让我很欣慰。我觉得这是一节很真实的课堂,学生的学习活动真实地开展,尽管在交流时出现了磕磕绊绊,但是,我想要的教学的效果,教学的目标已经达成。40分钟,学生的阅读方法有所提升,课外阅读的兴趣在增加,这就是我的目标。

    在群文阅读这条路上,我正在探索前行,我希望,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以大量的读物浸润他们的心田,作为老师,我有责任引导学生以海量阅读来改变语文学习的方式,以“量变”促成“质变”。  (吴小红)2017年7月14日


http://s12/mw690/003Hq76azy7cToBm2Ppd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赴重庆培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