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南客家于都方言
赣南客家于都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同的地方很多,但无论在词形还是在词义方面,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
1、单音词比普通话多。如:
被(被子)
皮(皮肤) 晓(知道) 地(坟墓) 禾(稻子)
衫(衣服)
雹(冰雹) 岽(山顶) 坳(山窝) 屋(房子)……
古代汉语演变为现代汉语,在词汇方面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单音词大量复音化,由单音词为主发展到复音词为主。据此,可以说客家方言的词汇的面貌比较古老。
2、意义范围比普通话更大的词多。如:
眼:在赣南客家于都方言中,“眼”除了指眼睛之外,凡“孔”、“洞”的意思都称“眼”。例如木板上的孔、衣服上的孔、纸上的孔、墙上的洞等等,都叫做“眼”;又如人体上的“耳朵眼”、“鼻公眼”、“肚脐眼”、“屎眼”(肛门)等等。此外,“眼”还可当量词,如“一眼井”、“一眼塘”等等。
屎:在赣南客家于都方言中,“屎”除了指大便外,还指称许多排泄物和脏物。例如“耳屎”、“鼻屎”、“眼屎”、“卵屎”(男子精液)、“烟屎”(烟斗里的油膏),还有“脑屎”(脑髓)等等。
讨:在赣南客家于都方言中,“讨”除了向人“乞讨”、“要”的意思之外,还有“娶”(讨老婆)、“被”(“讨别人打”、“讨人嫌”)等意思。
跌:在赣南客家于都方言中,“跌”除了“跌倒”的意思之外,还有“往下掉”(“跌落”)、“遗失”(“跌了钱”)的意思。此外,家道衰落也叫“跌”(“跌苦”),“丢脸”也叫“跌”(“跌面子”)等等。
3、有丰富的同义词
在赣南客家于都方言中,存在着相当丰富的同义词,使语言的表达更加精确,生动活泼,富于变化。如:
买:方言除了用“买”表示购买的意思之外,还根据购买对象的不同而采用其它的说法。例如:
称盐(买盐) 籴米(买米) 舀油(买油) 斫猪肉(买肉)
剪布(买布) 点药(买药) 捡豆腐(买豆腐)……
在这里,“称”、“籴”、“舀”、“斫”、“剪”、“点”、“捡”都是“买”的意思,可以看作是同义词。
收:方言除了用“收”表示收获农作物之外,不同的作物又有不同的说法。例如:
摘木梓(收茶子) 捡豆子(收豆子) 扒花生(收花生) 扳萝卜(收萝卜)
割油菜(收油菜) 打黄麻(收黄麻) 挖荸荠(收荸荠)……
在这里,“摘”、“捡”、“扒”、“扳”、“割”、“打”、“挖”等虽然是不同的收获动作,但同有表示“收”的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