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年级的语文教材里,开始出现大量地排比句,这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下面我就系统的来说一下怎样让孩子认识、感知和学写排比句。
一、排比句的认识
排比句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近,结构相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有时候两个句子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也可以称为排比句。排比句的作用很多:用排比句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句来抒情,会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句来叙事、写景能层次清晰,描写细腻,形象生动,它不仅可以增强语言的气势,更集中的表达某种意思或感情,而且可以造成结构形式的整体美。
二、排比句的感知
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里开始出现大量排比句。如:第一课《找春天》第8自然段中,“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这两个排比句写出了春天的可爱和生机勃勃,表达了孩子们对春天的喜爱。
园地一《笋芽儿》第6自然段中,“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的长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笋芽儿看看这儿,看看那儿,怎么也看不够。这个排比句同样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第八课《彩色的梦》第2小节中“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这组排比句写出画面的明丽色彩与变化之快,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第四小节中,“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流动…”。本小节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融合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受,使我的彩色的梦境有了动态美。
第九课《枫树上的喜鹊》第5自然段中,“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运用排比写出了喜鹊的忙碌,忙着教喜鹊弟弟各种本领。
第十课《沙滩的童话》第14自然,“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三个欢呼者构成了排比句式,展示了我们这群勇士不畏艰险,勇敢战斗,最终解救了公主的激动心情。
三会写。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学习写一些简单的排比句,其实在一年级就已经开始写排比句了,比如说“有的…有的…有的…”,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等,这两个句式就是典型的排比句。
写“有的……有的……有的……”句式时,后边分别呈现出不同情况——不分先后、同时存在的三种情况。写句子时,我们的孩子容易把场景漏掉,要提醒孩子们写清场景。另外需要给孩子们提醒:句子前面需要注意场景的统一,如:公园里面人真是不少,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有的在打太极拳。“公园里”就是这句话的场景,在公园里,你只能写唱歌、跳舞、打太极等这些公园范围内的事情,而不能吃饭、睡觉等范围外的事情。还有一些场景,例如在体育课上,在花园里,在学校等这些场景都需要让学生多多练习。“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句式表示同时兼做两个动作,这两个动作没有主次之分,表示并列关系。像这样的排比句式可以和看图写话结合练习。
以上是我关于排比句的教研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