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
(2019-11-20 08:44:30)《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的实践研究》的结题报告
结题立项编号: gh201811
课题名称:小班幼儿一日常规培养的实践研究
课题负责人:
王
课题参与人员:陈
关键词: 幼儿 一日常规 习惯 共育
摘要:常规教育不仅是让孩子有了规矩,更重要的是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并且能在活动中锻炼幼儿自主性和独立性,这对摆脱成年人的依赖有极大的好处。家园合作才能让幼儿更好的养成生活常规,对未来两年的幼儿园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教师应为幼儿积极创造一个肯定、激励、民主、宽松的氛围,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生存、最终学会做人。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小班幼儿初次上幼儿园,难免会把在家里养成的习惯带到幼儿园,本来由父母甚至更多的人照顾生活,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被一家人宠着,现在却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能否顺利地进行盥洗、入厕、进餐、午睡,是小班孩子一入园就首先碰到的难题。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已发展得比较自如,他们已能够掌握多种协调动作来成功取物和表达意思,这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而且在幼儿集体生活的相互影响下,他们自身也产生了独立地完成简单生活自理的愿望。这时,成人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包办一切,而要针对他们的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机会,帮助他们实现生活自理能力的愿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对其一生的发展都意义重大。《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从小培养幼儿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幼儿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创设科学、系统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课程教学内容,实施有效、适宜的教学策略,促进幼儿身心(身体、认知、个性、社会适应能力等)共同发展。
2.通过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幼儿自理能力的发展水平,从而提出并实施相应的解决对策,对推进我园的整体课程改革都具有一定的的现实意义。
3.通过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课程的研究,能丰富我园幼儿自理能力课程教育活动的理论知识,更新教育观念,进而使教师能以研究的态度、发展的眼光,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4.通过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课程的研究,有利于形成一套系统的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课程活动,对于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以及如何改善我们的教育课程都起着较大作用。
研究内容:
1.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研究。通过文献资料、走访、发放调查表等形式调查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吃饭、如厕等情况为课程的良好开展做好前期准备。
2.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策略研究。为了使课程顺利的开展,通过班级部分案例的研究与实践构建课程,另外,通过家园合作、儿歌故事表演、区域游戏等形式使课程进一步深化、挖掘课程资源。
3.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案例研究。通过班级部分案例的研究与跟进,了解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发展情况,通过家长叙述介绍、幼儿表演、集体比赛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课程。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8.02-2018.03)
2.研究阶段(2018.04-2019.1)
3.深化阶段(2019.02-2019.10)
4.总结阶段(2019.11-2019.12)
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调查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1.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或面谈的形式,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和情况。
2.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行为的表现情况,并进行记录、跟踪、分析。
3.经验总结法:通过与同仁讨论、分析、总结,形成相应的策略,再实践、再总结。
4.个案研究法:通过对个别幼儿进行跟踪培养观察,了解记录其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5.行动研究法:通过在日常的教学中创设一些情境活动,进行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根据实际工作者的现状调查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通过开展一系列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课程,促进了幼儿身心(身体、认知、个性、社会适应能力等)共同发展,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通过研究引导教师与家长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有效促进亲子活动的开展,更好形成教育合力;同时在活动中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与同伴的交往、合作能力。同时,通过一年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有:论文一篇、案例若干篇、活动集锦、课堂教学展示、家校共育研讨会等。
五、问题探讨
在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中,我们通过多种形式融入到课堂中,使得理论性、实践性更强,今后将就如何充分利用家长资源的优势更好的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课题、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进一步形成家校共育合力等方面作进一步探讨。我们将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深入推进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结题不等于放弃研究的动力,我们将不断赋予课题在教育教学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