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2017-12-08 10:47:43)
标签:
育儿教育娱乐 |
手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摘要】《手指游戏》是一种一边念诵儿歌或者韵律,一边协调双手动作变化的游戏。玩手指游戏的时候我们手做动作、口念儿歌、眼做协调,全身的能动系统只做一件事情,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感觉统合能力、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得到了训练。
【关键词】:幼儿、手指游戏、注意力、语言、大脑
一、手指游戏,增强注意力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注意力不集中是指难于长时间地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情上,易冲动、易分心、没耐心、追求瞬间满足,缺乏观察的能力和聆听的技巧,无法做一成不变的事,如学习、听讲。在我国,许多多动症的孩子,都伴随着注意力不集中或严重分散。
因为手指游戏要求在活动中密切注意双手的手指的运动和变化情况,需要把注意力分配到十个手指上,并随着每个手指的运动从一个动作迅速连接到下一个动作,保证不出错。因此,通过手指游戏的练习即可以提高注意力集中的稳定与持久,又可以提高注意的分配与均衡能力。
二、
语言思维的物质外壳,是进行人际交往的工具。在趋向国际化、信息化的当今世界,人与人的距离缩短了,交往增多了。语言智能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功显得更加重要。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所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智能,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 我们考虑小班幼儿的年龄在3—4岁之间,而这一阶段是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词汇量迅速增多,而幼儿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作为教师就要抓住这个时间关键期,对幼儿进行能提高语言能力发展的适时的教育;我们先翻阅幼儿园的书籍,从中选择了一些适合幼儿的手指游戏,如:"毛毛虫"“粉刷匠”“猫和鼠",收集了一些比较耳闻目染的幼儿童谣儿歌。 再让我们小组全体成员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制定相应的学习手指游戏计划,首先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的结构,先从认识各个手指的名称入手,逐渐向生活常规培养、教学辅助转化。其次通过视频播放,教师的生动语言朗诵,不仅让幼儿享受了语言的美,体验了儿歌的亲切及可爱,也因此更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对手指游戏又有了更深的喜爱,在情感中真正得到了学习语言的快乐。第三手指儿歌与生活密切相连,能规范幼儿的活动规则,如加上音乐,让幼儿边听边说边做,这样,听音乐时,既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又陶冶了情操,边说边做,锻炼了他们的大脑,又培养了他们的手口一致性,在幼儿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增进了幼儿语言的发展,有了很大的帮助。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三、手指游戏能快速提高记忆力,
开发大脑当幼儿的双手经常做一些很灵活的动作时,能够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手的动作越复杂,对幼儿的思维发展越能起到促进作用,有利于智力进一步开发。因此,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开展手指游戏活动,是开发幼儿智力的好方式。
对于幼儿来说,通过游戏完成大脑命令,实现手眼协调。手指游戏多半都会伴随着上肢的移动,比如手指游戏《五只小猴荡秋千》:五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四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三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两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嗷一口,一只小猴荡秋千,鳄鱼来了鳄鱼来了,吃光了。这个手指游戏伴随着幼儿左手的摆动和右手成嘴状而进行,“鳄鱼”靠近“小猴”,吃掉一个的情景就要求幼儿看到左手的一个手指被右手抓住后收缩折叠起来,以便后面的“小猴”荡秋千。这个手指游戏是幼儿听、说、看、摸的各种机体协调活动的一个过程,长期坚持,能够及时的开发幼儿大脑,促进大脑与手指间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发展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锻炼手指关节的灵活性,促进幼儿手眼协调和手脑协调。
记忆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的。通过后天的记忆训练,可以帮助智力迟钝的人,改善记忆。英国的贝尔蒙特、万姆鲍尔德和巴特菲尔通过仔细重组材料和有效回忆的方法,帮助智力迟钝的人提高了记忆力。因此,手指游戏是开发记忆水平的有效途径。
手指游戏简单易操作,安全性高,游戏材料现成,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高,游戏时间可控性大,可以说,将手指游戏运用到幼儿活动组织中既有其可行性,又有其必要性。在游戏中幼儿的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都在积极的活动着,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的发展。它对教师在组织幼儿的活动和进行中起到相当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对幼儿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