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樱桃什么样
(2013-05-12 20:28:11)
与李、杏习性相近的樱桃,也是在春季开花,也是白色的花瓣,也是花开时叶子尚未发育,也是入夏后结出累累的果实。不过樱桃要比李、杏娇嫩得多,喜温暖湿润却不耐阴,适应性较李、杏为差,所以它的分布地域不太广,主要是在长江流域一带,尤以江苏、安徽栽培为多,以北甚至以南少见出产。
樱桃本写作“鸎桃”、“鸎”通“莺”,即黄莺,一名黄鹂,是鸣声婉啭、主食昆虫但也吃些林木果实的鸟类,据说古代人们常看到黄莺的口中含有樱桃实,于是就称这果实为含桃或鸎桃。《吕氏春秋》云:“为鸎鸟所含,故曰含桃。”《埤雅》云:“又谓之莺桃,则亦以莺所含食,故曰莺桃也。”大约在秦汉以来,“鸎”才被“樱”字所取代。樱桃还有许多异名,如楔、荆桃、牛桃、英桃、朱桃、麦英等,都不甚通用。
从古代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樱桃首先是以其果实闻世的。《礼记·月令》:“羞以含桃,先荐宗庙。”可知早在先秦,樱桃已是名贵的珍果了。人们并以果实的状貌来划分樱桃的品种,如果大深红者称朱樱,果紫而布细黄点者称紫樱,果正黄者称蜡樱,果小而红者称樱珠。以朱樱和紫樱味最甜美;其中朱樱集中产于吴地,因而又有“吴樱桃”之名。其果实所以惹人喜爱,一则因为它的样子很美,尤其是朱樱,红艳艳的球形颗粒,给古人以许多遐想,他们把它比作红珊瑚、红玉、红珠、水晶珠、火齐珠、火色贝等,不一而足。一则它是一种美味,直接可以生食,其上品,味甜如蜜,人称“崖蜜”,自是难得,但一般的果实,亦甜而不酸,古时常制为蜜饯,供作零嘴,或加蜜捣为糕食。
古时宫廷宴会食樱桃,在汉已见事迹。《东汉观记》载:“明帝月夜宴群臣于照园,大官进樱桃,以赤瑛为盘,赐群臣。月下视之,盘与桃一色。群臣皆笑云是空盘。”由于月光朦胧,玉盘与樱桃倶是红颜色,所以大臣们开玩笑,说给他们的是空盘。唐代,樱桃更是帝王喜爱的果品。太宗李世民在一次酒宴上,与群臣赋樱桃诗作乐,他在限春字韵作的一首《赋得樱桃》诗中,就誉称樱桃为“席上珍”。景龙四年(710)四月,中宗李显在两仪殿设宴食樱桃,招来近臣,樱桃盛在琉璃盏中,调以杏酪,并饮酴醾酒。又有一次,宫中御花园的樱桃大熟,中宗“与侍臣树下摘樱桃,恣其食。末后,大陈宴席,奏宫乐至暝。人赐朱樱二笼”。(见唐·武平--《景龙文馆记》)
由于帝王的嗜好和提倡,樱桃款待成了一种高级的礼遇。很快在唐代的科举制度中,出现了樱桃宴,它是朝廷为新进士及第举行的一系列诸如曲江赐宴、闻喜宴等重大庆典宴会之一。据五代王定保《謶言》载:“唐新进士尤重樱桃宴。”他并记乾符四年(877)新科进士参加的樱桃宴上,樱桃是“和以糖酪”而食的。
“奶酪拌樱桃”可谓是唐宋时期上流社会,尤其是宫廷之中夏日一种最著称的美食。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樱桃奶酪是甜的,放了蔗糖的。其次,我们再从当时一些咏樱桃的诗文中观察一下这糖酪究竟是何形貌:例如,“琼液酸甜足”(唐·白居易),是说糖酪像乳白色的琼浆,甜自然是因有蔗糖:“猩血和琼液”(宋·戴复古),是说樱桃汁红如猩血,掺和到糖酪之中;“染作冰澌紫”(宋·杨万里),是说樱桃汁将糖酪染成红紫色。这里的“冰澌”即写正在溶化中的冰镇糖酪。太形象了!诗人的神来之笔总是令人钦佩不已。再看苏辙的诗:“盘中宛转明珠滑,舌上逡巡绛雪消”,如此生动的写照,怎不叫人垂涎三尺!
樱桃又不单单以甜美的果实而受到世人的重视,它的花因“翻英如雪香如蜜”(王象晋语),同样获得了人们的特别青睐。
樱桃花蕾看上去是红色的,当它渐渐地拆开后,你会发现它的花瓣又为白色的。每年春分时节就是它的花期了,当千朵万朵樱桃成窠成窠地缀满枝头含苞待放时,在光线的照射下,映入人们眼帘的是一片桃红色,好似不散的红霞;而未经多少日子,当樱花吐蕊舒荣怒放时,人们又是满目的洁白,好似漫天的白雪,这樱桃,也算得上是花中的善变者了。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花壔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唐·元稹《樱桃花》)
这是诗人写红的。
记得花开雪满枝,和蜂和蝶带花移。
如今花落游蜂去,空作主人惆怅诗。(五代前蜀·韦庄《樱桃树》)
这是写其白的。还有的诗人更妙,既钟意于怒放之白,亦不忘情于初发之红,笔触尤见细腻: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
凝艳拆时初照日,落英频处作闻莺。
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茏似有情。
多事东风入闺闼,尽飘芳思委江城。(唐·李绅《北楼樱桃花》)
今节初冬逼下旬,樱桃数杪着花新。
天寒翠袖宜深幕,日暮红帘讶美人。
小颊预放三月粉,微脂未褪昨宵唇。
梨花定不开夭上,百姓人家借小春。(明·徐渭《十月廿二日园西樱桃数花便有蝶至二首》之一)
樱桃花开时,古人认为美人也有所不如。《花史》记载了一则故事说,有个名叫张茂卿的人,平时颇好声色,然而有一天,他见到园中樱桃花正在盛开,白白红红,煞是好看,竟使他神魂颠倒、如痴如狂,于是屏退身边的佳丽,独携酒具,酌饮其下,连连发出“红粉风流,无逾此君”的浩叹。樱桃若是有知,必欣喜又获一知己了。
古代的仕宦之家、簪缨之族,值熙春寒往、樱桃花放之时,常常邀集友朋同侪,张宴观赏,以为乐事。席间,只见女宾们将摘下来的樱桃花枝插戴满头,仪态万方;酒客则赋诗联句,传递樱桃花枝,玩那“击鼓传花令”之类的把戏,一派热闹的场景。著名的文学家如唐代的白居易、刘禹锡都参加过这样的樱花宴会,这使我们可以较为形象地从他们的诗文作品中窥见到当时上流社会游乐生活的一个侧面。无论是樱桃果实的娇嫩甜美,还是樱桃花的甜美娇嫩,都无不使人沉醉其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