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概念起源与生克原理

标签:
风水开运命理运程星座 |
分类: 风水 |
最早出现“五行”一词,见于《尚书•甘誓》:“嗟!六事之人,予警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此处五行一词是何含义,现今已无从考证。随后的《尚书•洪范》却明确列举了五行的内容。武王克殷商以后,问箕子以天道,箕子的回话里就说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认为五行是五种最基本的事物,但还没有认为是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五行”一开始正如梁启超所言:“不过自然界中一种粗浅微末之现象,绝不含何等深邃之意义。
古人总结出一套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五行相生关系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因为木能燃火,故木生火;取火能焚万物成为土,故火生土;金属取于土石之中,故土生金;金属器皿可盛水,故金生水;草木得水而生长,故水生木。
五行相克关系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因为木能阻土流失,故木克土;土能阻水流动,故土克水;水遇火而灭,故水克火;金遇火而变,故火克金;木遇刀斧而被砍伐,故金克木。
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实际上是指自然界某种物质对另一种物质起着促进、滋生,或者起着制约、压抑的作用与反作用,正是有了相生、相克的两面,世间万物才能维持一种稳定的平衡与协调。
五行的生克原理被包括风水在内的古代各种术数运用,将人的命运附会于五种物质的自然属性,以五行生克原理来判断人生的吉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