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林话豫园----四个典故
http://s2/mw690/c8abb1f2gx6CTzTUWdz41&690
“三穗堂”匾之“三穗”(典故一),典出《后汉书·蔡茂传》中“梁上三穗”的故事。蔡茂生逢西汉和东汉交替之际。他未发迹时,一天梦见自己坐在大殿的梁上,看到一禾有三穗,便伸手去拿,拿到了中间的穗,梦就醒了。第二天,郭贺给他解梦:大殿是朝廷的象征,“梁”
是栋梁之材意。古代官员以粮食为单位计俸禄,“禾”即寓意俸禄,取得“中穗”隐指“中台”之位。不久,蔡茂果然就任中台官职。典故表达了园林主人也希望像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升官发财。
铁狮子后面,游廊中上方有“渐入佳境”匾,
http://s13/mw690/c8abb1f2gx6CTzYVpvu5c&690
典出《晋书·顾恺之传》:“恺之每食甘遮,恒自尾至本,人或
怪之。云:‘渐入佳境。’”(释义: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鱼乐榭 榭为依水架起的观景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三
面临水,可凭栏观鱼。
http://s9/mw690/c8abb1f2gx6CTA5Mdqoa8&690
当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典故三)蕴含着园主人对庄子的仰慕。
豫园复廊的廊口上悬了“会心不远”的匾额。
http://s9/mw690/c8abb1f2gx6CTA9LZQQ18&690
传说南朝梁简文帝萧纲和大臣一起去游华林园{今南京鸡鸣寺},简文帝看着周围的景色,对左右的人说:“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其意是说:领会理解风景,并不必从远处觅寻答案。只要看到了山水,便有濠濮观鱼的联想,感到自然界中的鸟兽禽鱼和人有非常亲切的感情,这是游览园林“以情悟物”的观赏方法。懂得了这一点就会对山光、水色、鸟语、花香产生了挚热感情,这种心领神会的意境,就难于向人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