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导线的原则
架空线路导线截面的选择,需要满足经济电流密度,需要满足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失,发热和机械强度四个方面的要求,但这四个要求不是平行的,对不同类型的架空线路有不同的优先要求。
(1)经济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指单位导线截面所通过的电流值,其中单位是A/mm2,经济电流密度是指通过各种经济、技术方面的比较而得出的最合理的电流密度,采用这一电流密度可使架空线路的投资、线路电能损耗、运行维护费用等综合效益最佳。
对高电压远运力的输电线路,应首先按经济电流密度初步缺点导线截面,然后再以其他条件进行校验。
(2)电压损失。这样选择导线界面时应保证线路上的电压损失不大于规定的指标。架空线路的导线具有直流电阻,分布电容和分布电感(即架空线路具有阻抗),因此会产生电压损失(电压降),且线路越长,阻抗越大,线路传送功率(kw)与线路长度(km)的乘积叫“负荷距”,显然,限制电压损失实际上就限制了负荷距。
为了保证向用户提供电能的电压质量,设计规范规定,3-10kv架空配电线路允许的电压不得大于变电站出口的端额定电压的5%,3而亏以下的线路则不得大于4%。
电压损失是配电线路选择导线截面的首要条件。
(3)发热。导线的运行温度不应超过规定的数值,这一条件又叫发热条件。
在一定的外部条件(环境温度+25摄氏度)下,使导线不超过允许的安全运行温度(一般规定为+70摄氏度)时,导线允许的载流量叫做导线的安全载流量。
(4)机械强度。架空线路的导线要在承受导线的自重,环境温度及运行温度的变化产生的应力、风力、覆冰重量等作用力下而不致撕裂,为此,规程规定了架空配电线路导线的最小截面,10KV的架空配电线路所选用导线的最小截面不得小于规定的数值,对小负荷距的架空线路,选择导线截面时要特别注意机械强度问题。
10kv架空配电线路导线截面选择的步骤:1、首先按给定的允许电压损失数值初步选出导线的截面积;2、进行发热条件的校核,既先算出该线路额定的负荷,电流,再将此计算之与初步选定的导线的安全载流量相比较,当线路外部条件与安全载流量的条件不符时,应对安全载流量加以修正,修正系数可查有关手册,如果修正后的安全载流量不小于线路额定负荷电流的计算职值,则发热校核通过;3、进行机械响度的校核,一般情况下,选用的导线截面月不小于规程规定的最小截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