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享文章 “合作游戏的几个好处”

(2013-06-26 21:44:03)
分类: 教学随笔

    看到一篇关于合作游戏几点好处的文章,引用过来一起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很少有兄弟姐妹共同生活,而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家庭环境的变化,人们住的都是高楼大厦,父母都为了保护子女,爱把孩子锁在房中,不让孩子与小伙伴玩耍。失去了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在这种保护和父母的溺爱下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如:自私、不合群、娇气、侵犯、不肯谦让、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内向不敢予他人交往等。这些行为习惯和性格,还造成只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并不知不觉培养了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这样的孩子常会因为心胸狭隘而产生妒忌和仇视他人的心理,从而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帮助。因此也就阻碍了他们在学习和事业上的发展。因此,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着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让幼儿多进行合作游戏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合作游戏可帮助幼儿提高交往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离不开与他人的相互交往,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和家庭的单元化,很多幼儿处于相对封闭的家庭环境,缺乏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与实践,没有交往经验,合作游戏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如我班有个幼儿岚岚,入园前父母很少让她外出与别人玩耍,她平时结交的只是家里有限几个人,来园后她表现出胆小孤僻的个性,别的小朋友在一边玩得很热闹,她不愿去接近,老师与她交谈也只是用力点头、摇头来表示,明显缺乏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于是我在组织进行游戏时,让她跟一些性格较活泼的小朋友一起合作,做一些愉快的游戏如“红花红花几月开”“小兔抓老狼”等。几次活动后,能和小朋友一起玩了,过了几天,能主动邀请小朋友一起玩了。过了半个学期,她能和老师愉快的交谈,教学活动和游戏时也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了。期末时她父母都说因为来了学校岚岚变得不害羞了。其实,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沟通和交流,面对内向的孩子,成人一味枯燥的讲道理,用成人的语气动员鼓励,反而让幼儿反感,合作游戏让孩子与同龄人多交往、交谈,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往能力,为培养幼儿今后的社交技能打下基础。对幼儿形成快乐的性格也有你影响。

    二、合作游戏帮助幼儿提高表达能力

    幼儿时期是孩子语言发展得最快,最佳阶段,语言交往能力也是儿童适当生活,适应未来发展的一种社会基本能力之一。合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与同伴进行交谈,协商,帮助幼儿进行思维表达锻炼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在游戏中我们经常看到某个环节或说某以一段话时,那个孩子紧张,记不住或说错了话,别的小朋友就会在一旁提醒或是教她说;说到游戏中的相互学习,我印象最深的一天,我班的小朋友吃午饭时慢慢吞吞地,边吃边玩,我对他们说“小朋友吃快点,天要下雨了,老师没有带伞,想回家早一点才不挨雨淋”。有一名幼儿马上回答:“老师,你可以叫爸爸拿伞来接你嘛”。我笑了,这是早上他们自己自发的玩合作游戏时,另一个幼儿说的,她现在就用上了。这是想让她为难一下就说:“哎呀,我爸爸不在家,他去外地了。”她又想了一个办法:“打电话给你妈妈,叫妈妈送来也一样。”看,合作游戏不但让她学习了他人的语言,还让她在此语言基础上动脑筋,进行了思维训练能自动在同一句式上套用不同的词语。

    三、合作游戏让幼儿学会关心同情他人

    学会关心,学会爱是作为现代社会人的基础,爱是一种崇高的内心体验,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要靠后天的培养才能形成,当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出生就获得了来自各界的关爱,但是,那些不求回报的爱,剥夺了孩子学习去爱,去关心的情感,而现代社会学会关心,富有同情心也是未来儿童所需要的生存能力。但如成人只是一味,空洞的告诉幼儿“我们要关心别人,爱爸爸妈妈,关心小朋友”。试问孩子能理解吗?即使听懂了,也不知怎样去做。而在游戏中贯穿,引导幼儿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我在中班的游戏中,就设计了这么一个活动,那天,有一只可爱的小鸡进了教室,小朋友喜爱极了,个个去摸、去看,我就利用他们对小鸡的喜爱安排了《救小鸡》的合作游戏,我告诉小朋友们那只可爱的小鸡原来受伤了,跑不动,惹不及时把它救回去,鸡妈妈会找它的。于是让小朋友们分成几组,共同合作送小鸡,在跑动的过程中,有一组的一名小朋友跑得太快了,摔倒了,其他小朋友都急忙跑去问他:“摔疼了吗?”“不要紧吧!”“还能不能跑”等等,用实际行动来表示对他的关心。游戏结束后,我问“为什么在救小鸡时,你们都跑那么快呢”,他们回答:“因为小鸡也想它妈妈”。有的还说:“老师,还有亮亮(摔跤的小朋友)很勇敢,脚都摔疼了还去救小鸡。”通过游戏让幼儿知道了如何让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培养了幼儿的同情心。资料显示:不少青少年犯罪就是因为缺乏同情心导致的,因此,培养幼儿学会关心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合作游戏不用生硬的说教,而让幼儿在同情,帮助他人的实际体验中获得成就和自豪感。

    四、合作游戏让幼儿学会分享

    分享是一个人良好道德何个性品质的表现,它能使同伴间友好相处,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特殊性,让幼儿养成了独霸心理,不会与他人分享与谦让,事事以自己为中心缺乏谦让,分享的体验和乐趣,在合作游戏这个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可让孩子学会分享和谦让。如我班的插接游戏较少,幼儿常为玩具产生争吵,我就安排了两个人一组,每组的玩具都一样,让幼儿两个人组成一组合作玩,比比看哪一组最后的造型美,让幼儿在有竞争性的情况下合作,幼儿高兴极了,姑且不说哪一组做得好不好,争抢玩具的行为没有了,这样的游戏做了几次之后,我高兴的看到,在游戏过程中,这组的玩具不够了,还会和其他组的小朋友商量,让其他小朋友分给自己,小朋友也不会小气的说:“不行!”而是主动答:“你需要哪一个,我来拿给你。”在平时拿玩具时,个子大的小朋友也会主动帮个子小的小朋友拿玩具了。实际上,我们常听到或看到幼儿在家不愿把他吃的、玩的分给成人,但是在学校小伙伴经过几次的游戏交往后,很快成为“铁哥们”并会慷慨的把自己的玩具和食品分给“哥们”一起享用,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加以引导,多做几次合作游戏,培养幼儿学会分享这一道德品质。

    合作游戏是教师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进行合作,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能培养幼儿良好的合作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