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九、《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2017-05-10 15:27:55)
标签:

转载

分类: 博文收藏

《美在民间永不朽——中国民间美术》

【一 、设计思想】

本课的教学主要围绕“民间美术”这一主题展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了解民间美术与普通人生活之间的重要关系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劳动人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民间作品。避免那种认为民间美术过于简单粗糙的想法,同时意识到民间美术在形式、民俗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因而努力自觉保护那些民间美术形态,更要培养学生以一种审美的心态、发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以及我们身边的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所以本课的教学利用课程内容贴近生活实际的特点,挖掘学生熟悉的素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二、教材分析】

本课中国民间美术作品欣赏,旨在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璀璨民间美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四大问题层层递进。通过介绍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艺术样式,了解我国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通过欣赏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来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全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述

从一段皮影戏引出民间美术,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第二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通过图片的对比说明民间美术概念的基本含义和特性,引出民间美术中地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第三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

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具体介绍民间美术中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这五类艺术样式。

第四部分的标题是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

通过举例来分析民间美术艺术语言最重要的特征,即寓意性与象征性

第五部分的标题是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说明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之根。

第六、七部分是学生思考与讨论和学习活动。

主要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并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并自我评价,为学生留下一片知识拓展的自由天空。

【三 、学情分析】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接近于成熟状态,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知识和社会素养不断提高,且具有较强的判断、辨别、分析问题和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民间美术的种类接触较少,对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的知识了解也相对匮乏,亦对民间美术与民间习俗关系的了解知之甚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民间美术不同种类的具有典型、代表、特色、优秀的作品进行鉴赏,领略民间美术的种类、领会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和相关的艺术表现手法,感受和体会民间艺术的美感、塑造健全的高水平的艺术修养、健康高雅的情趣和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习俗的民间美术作品欣赏,使学生明确民间美术的基本概念,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以及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美术审美的情趣。

2.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的鉴赏能力,促进他们了解多种美术表现形式。

3.过程方法   通过学生欣赏、感受、体验、讨论、评述等过程,培养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

4.情感目标   培养审美情操,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也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热爱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2、“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3.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讲清并使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民间美术在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审美特征,是使学生理解、喜爱民间美术的关键。进行继承民间艺术传统,发扬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引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2、让学生解情况中国民间美术与民俗的关系。

3.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语言的理解以及其中的寓意,及与生活的联系。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有所侧重。

【七、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相关民间美术图片资料、课本等。

【八、教学过程】:

经过对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初步设计如下:

 

 

学生进场,出示门神图片,播放民族音乐,渲 染民间美术的氛围。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一)导入课题


让学生观看大屏幕

播放一段皮影戏,

提问学生属于那种艺术样式,根据提问导入本课

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就在我们身边。民间美术种类很多,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感受民间美术的魅力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而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了解中国的民间美术。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点明课题 创设一种民间文化的氛围;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让学生对民间美术有直接的感受,体会到民间美术就在我们身边,调动学生对民间美术进一步了解的求知欲望;

(二)课堂提问,设置问题,总结民间美术定义

1.教师出示一组既有民间美术又有其他美术形态的作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属于民间美术的作品。


 

2.学生做出自己的选择。

3.教师出示正确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给出民间美术的定义

民间美术是广大农村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作,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广泛流传的美术作品在古代民间美术是相对于“宫廷美术”和“文人士大夫美术”而言的;在现代是相对于职业、专业艺术家的美术是以农民为主的劳动者的美术。

(三)联系实际,具体分析总结民间美术的种类

1.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教材中所列举的关于民间美术种类的图片,并且启发学生回答:

民间美术都有哪些分类,一般我们在什么场合下能够见到这些民间美术作品?

①教师展示一些在节日、喜庆时用的民间美术图片,请同学们观看,并总结民间美术表达了民众的什么情感。

学生观看后回答:

民间美术广泛运用在节日、喜庆之时,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积极地心态。

②教师展示在日常家居生活、娱乐生活、装饰物等民间美术图片,请同学们观看。

学生讨论后回答:

日常家居中可以看到,还有外出旅游时,民俗街也有。

[设计意图]:在前一个环节学生对民间美术作品已有初步的认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民间美术形态的多样性。

介绍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皮影,编织等

1.剪纸

1.播放一段剪纸的动画,让学生从宏观上感受剪纸的艺术魅力。

 

 

 


播放剪纸动画 《大红公鸡毛腿腿》

让学生通过动画直接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料。

2、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民间剪纸的地域和民族特色鲜明。从艺术风格来看,北方地域剪纸粗犷纯朴、古拙随意;南方剪纸工细优美、华丽明快。从剪纸作者来看,广大农村劳动妇女以剪刀剪纸,其艺术表现形式是超时空的观念构成、观念造型与观念色彩。以城市、农村男性为主的民间艺人则多以刀镂刻,玲珑剔透、工细严整、优雅华贵,以写实风格的剪纸艺术语言为主。

3、剪纸艺术在我们国家渊源流长,分布比较广泛,在长时间的发展和传播中,在不同的地方区域,很自然性地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于是,剪纸艺术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就形成了风格特异的几大派别,主要有以下几家:

蔚县剪纸、丰宁满族剪纸、中阳剪纸、医巫闾山满族剪纸、扬州剪纸、乐清细纹刻纸、广东剪纸、傣族剪纸、安塞剪纸、磁性剪纸

造型手段

民间剪纸来源于生活,剪纸的创作者把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认识、感悟以剪纸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他们内心情感的一种表达,因此,这种艺术表达重在表现神似,而不是表现形似。因此夸张和变形成为剪纸中最常用的表达语言之一。民间剪纸的夸张,在为体现物象特征的同时,也要求达到装饰美的目的,并在装饰美的效果中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想、愿望等精神追求。为了使所需突出的部分更明确、更集中、更引人注目,往往在物象上添加一些纹饰,以达到完美的装饰性目的。求美的意愿也成为夸张的内容之一。表现人物时,将人物的衣服上缀满花朵;描绘动物时,将动物身上的毛皮夸张成漩涡状,或在其身上直接添加图案,这使原本普通的形象变得通透,体现出很强的装饰性。锯齿形和月牙形是民间剪纸常用的装饰纹样。

4.比较安塞剪纸和扬州剪纸的艺术特点有何不同?

 

 

 


5.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安塞剪纸的艺术特点:从艺术风格上看,它淳朴、雅重、简约概括,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保留了汉代艺术的深沉雄大的艺术特点。

扬州剪纸的艺术特点:扬州剪纸题材广泛,有“剪纸报春”的习俗,具有构图简洁,线条流畅,具有优美、清秀、细致、玲珑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民间剪纸的创作过程,是通过夸张的手法经过现实生活的“真”,向艺术的“美”演化、深化的过程,是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审美心理和对美的追求、体现的过程。处于长期对生活的观察和领悟,再经过长期的实践,创作者深谙剪纸的规律,将平衡、参差、疏密以及不规则的线条自由组合,构成美妙的动律和节奏,增添了情趣,丰富了形象的感染力。

 

2.年画.:

   年画是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的“门神画”。清光绪年间,正式称为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中国农村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传统民间年画多用木板水印制作。年画有多种套印和印绘结合的方法,以线造型、以色相辅,分门神,中堂,条屏等题材有六神:用于敬神,以祈来年幸福康寿,祝福吉祥图,世俗风情和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历史人物等年画的四大产地:朱仙镇,杨家埠,桃花坞,杨柳青。其中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最为悠久,可谓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和发祥地。

 分别介绍欣赏朱仙镇,杨家埠,桃花坞,杨柳青的年画,并体会不同地区年画的艺术风格和年画特有的艺术魅力.

[展示作品]

[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师总结:


比较以下两幅年画的各自的艺术特点:

 

教师总结:

素有南桃北柳之称。

1.桃花坞年画构图饱满,色彩艳丽,常以紫色调表现欢乐气氛,色彩上多在墨线上套印红,黄,蓝,绿,紫,五色,具有精细秀雅的江南民间艺术风格,民间花坛称为------姑苏版

2.杨柳青年画以其细腻的笔法、秀丽的人物造型、明艳的色彩、丰富多姿的形式内容而著名题材的一大种类便是娃娃,都象征吉祥美好,非常惹人喜爱。

小结:通过赏析以上年画,我们可以看出,民间年画大多含有祝福新年的寓意,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场面热闹。

·强调画中要有情节性、故事性少使人回味无穷,即“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强调画面完整匀称的构图,和气吉祥的可喜气氛,柔丽动人的悦目色彩,笑容可掏的人物表情,顺口动听的美好题词等;

·在色彩方面,民间年画十分讲究色彩的配置总结出一套经验,如:“红靠黄,亮晃晃”,“粉靠绿,:人品细”,“黑靠紫,色发死‘‘等。以上也是我们欣赏分析民间年画时应把握的方面。

3.刺绣.:

看过了年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于刺绣都有哪些了解呢?

 

 

 


刺绣,又名“针绣”,俗称“绣花”。民间刺绣常以剪纸作为底样,造型质朴、大方色彩上采用原色对比,平面色块的运用使色彩过渡有跳跃感,显得鲜亮而富有喜庆气氛。刺绣者往往根据所做的物件的形状来构图。采用“适形造型”的方法,达到饱满、对称、均衡等审美要求。

生:有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介绍作品

[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


 4.玩具

[生回忆儿时的玩具]

师: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由各种玩具随着成长的,民间玩具充满了人们对儿童深沉的爱和美好的祝愿,我国的民间玩具历史悠久,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通过加工制作,使之成为精美的民间艺术品。

 

5.民间雕塑:

 

 


 

6.其他:如皮影,编织等

 

(四)学生讨论,深入学习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的特征,

1.学生相互探讨民间美术的特征是什么?

2. 民间美术与生活究竟有哪些关系?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总结:

寓意性、象征性是民间美术的重要的艺术特征。

民间美术作品中很多图案采用谐音和寓意的方式表达吉祥美好的象征意义。

民间美术的特征

1.象征性,寓意性(谐音与寓意)(通过ppt做连线题)

象征性

福、禄、寿 : 祝福老人长寿安康

五毒图案: 辟邪,保佑健康平安

虎的图案:虎的威严保佑儿童同时长的像虎一样威武健壮

寓意性:

连(莲)年有余(鱼):丰收

五福(蝠)捧寿 : 祝寿

石榴、葡萄、鱼:多子

牡丹: 富贵

民间美术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一些风格独特的艺术品,它丰富了我们的视觉艺术,是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好好保护,继承和发扬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学生对民间美术与生活关系的探讨,让学生体会到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特征

民间美术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后面关于民间美术的独特艺术语言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五)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民间美术贯穿与整个民间生活之中,他们的制作与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盛大节日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人生礼仪:

出生、满月、百日、周岁、过寿、结婚等。

师: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几千年来,农业一直是立国之本,所以对农时的节气节令非常重视,它们贯穿於人们的生活之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岁时节令民俗。在各种岁时民俗活动中,都少不了民间玩具的参与。现按时间顺序排列一下: 春节:是一年一度中最为热闹的节日,各种民间玩具在过年前近一个月时间就开始销售。春节庙会是民间玩具最为集中的热卖之地。在北京传统庙会上,常见的传统玩具有近百种,如风车、花灯、空竹、陀螺、削木玩具、风筝泥塑、纸花、益智玩具等等。二月二:河南人祖庙会卖「泥泥狗」各类泥玩具。 立春:民间有春鸡(多为布制和泥哨)、春牛(捏泥玩具)。  清明:放风筝。寒食节(原是在清明前的一、二日。后来,民间将它与扫墓祭祀的清明节合二为一。):北方有面塑「寒燕」。端午节(五月初五):各种香包。七夕:七月七「乞巧节」,宋代都城卖「摩合罗」等泥玩具。七月十五:北方黄河流域普遍有送「面羊」习俗。八月十五:中秋节,民间使用月饼模和巧果模制作月饼和点心。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各个阶段都经历了人生礼仪,甚至当人还未出生时,妇女们就开始了「乞子」活动。从出生到满月、周岁,再到成人、恋爱和结婚、祝寿、葬礼,玩具艺术都伴随著这一系列人生礼仪。 乞子活动:由希望生子的妇女到当地的娘娘庙等神庙烧香祭拜,并买回象徵子嗣的「大阿哥」或「泥泥狗」一类的泥玩具。生子和满月:这是人生重要的开始阶段,当孩子出生时,亲友们都将送来贺礼,祖母和姥姥更是忙碌,这些礼品中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日用品和玩具,如童衣、童鞋,布老虎、童枕等。周岁: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时刻,中国民间从南到北都有「抓周」习俗,让孩子自己任意抓取身边摆放的物品,其中不乏小儿玩具。 成长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玩的玩具很多,甚至用来镇宅拴魂的石狮子都成了孩子的玩具。羊拐、布娃娃、布口袋、翻花、连环玩具、陶模等等都是孩子离不开的玩物。有的地方在孩子长到12岁时,举行成丁礼,以示孩子已经长大成人。  结婚:新婚夫妇在结婚当天会受赠大量礼品,心急的亲友会送来小孩用的物品和玩具,以表达对新人「早生贵子」的祝愿。其中的布猴和布虎是最常见的;一对雌雄布猴的作用是男女婚配的暗示。其他如面塑(面花)等更是少不了的装饰。 婚礼:织绣衣裙、鞋垫、钱包、烟荷包等。

(六)深入了解,加深主题

1.教师展示一些民间美术关于其独特艺术语言作品的图片,请同学们对这些作品为什么要表现这些形象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回答:祝福,多子,图吉利。


2.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的内涵有所了解,并且请一些同学来分析教科书中作品的含义。比如:剪纸作品当中的“老鼠娶亲”,就是因为老鼠在中国民间有多子的吉祥含义;通常喜花周围都有喜鹊、梅花、石榴等,喜鹊和梅花的组合就是“喜上眉稍”的意思,石榴代表“多子”的祝福等。

 

 

 


学生体会,

 

 

 


 

 

 

 

 

 

 

 

 

 

 

 


教师引导:民间美术作品在题材的表现和图形中都蕴涵着自己的寓意,富有独特的格调和浓烈的民族特色。

(七)课堂回顾、总结、拓展

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民间美术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用以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美术。它遍及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有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代传承与创造的珍贵财富,蕴含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内涵。我们既要自觉保护它,更应结合现代社会的需求有选择地将其继承、发扬广大。

【巩固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主要围绕着以下四个问题展开学习:

1、如何界定民间美术?

2、民间美术主要有哪些?

3、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有什么特征?

4、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语言?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加深理解民间美术的与民俗的依存关系让学生理解民间美术历经了千百年历史,在我国农村稳固的社会文化结构中构筑着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且深刻的文化内涵,民间美术既是民俗的造型载体,更是民族精神的视觉象征。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言“美在民间永不朽”

【课后拓展】:

举例说说:今天我们学习中国民间美术有何意义?面对民间美术的逐渐消失的现状我们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如何传承本土的民间美术?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自主学习,探索与发现生活中的美。

 

 

                                                                                                 板书设计:         

                          

 

                                                                                          中国民间美术

1.中国民间定义:

2.民间美术中最有代表性的艺术样式:

剪纸、年画、刺绣、玩具、雕塑,皮影,编织等

3.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

   寓意性和象征性

4.如何理解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

与民俗活动和人生礼仪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主要围绕“民间美术”这一主题而展开,而这个主题包含的审美价值和社会意义实际上都比较广泛。从审美价值上来说,民间美术有着一种质朴、纯真、自然之美以及独特的韵味,它具有专业的艺术创作所不能够替代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从社会意义上来说,民间美术产生于民间,扎根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它与人们的情感息息相通。并且,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征。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认识民间美术有助于学生培养一种朴实的生存情感以及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民间美术这一主题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要避免那种认为民间美术过于简单粗糙的想法,或者认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再需要民间美术想法。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民间美术在形式、民俗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因而努力去保护那些民间美术形态。同时,民间美术这一形式本身就是一种来自民间的、自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往往不需要专业的技巧,制作比较简单,但是形式又很多样,从这个角度来说,了解民间美术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促使他们了解多种美术形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本课的内容不宜讲授得过于理论化,而应当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让他们在体验中意识到民间美术的重要价值。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之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作品,提高他们的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思考并参与其中,要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活动让学生拓展思维。
3.要改变学生认为民间美术过于普通或者过时了的看法,在这方面教师可以结合讨论过关于美术作品的问题来分析。
4.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找一些录像资料来给学生观看,尤其是关于民俗的资料片。或者找一些教材中所列举的一些中国, 现代导演拍摄的电影中涉及到民俗与民间艺术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所具有的巨大价值。
5.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门类,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认识并注意保护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形式

 

一、课前组织

布置教室,安排学生就坐,稳定学生情绪,调试课件,播放音乐。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二、情境导入:(3分钟)

教师:大家看着今天的教室布置,有什么感觉吗?学生回答。

教师:是啊,当我们的家门框贴上了对联,门楣上贴上了门笺,窗户上贴上金童玉女和剪纸,就有了过年的感觉。民间美术大多是和新年、节日和喜庆的日子联系在一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美在民间——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

民间美术凝聚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热爱的情感和创造的智慧。许多民间美术作品都出自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之手,他们都有着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和世代积累下来的创作经验,作品中寄予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吉庆和美满的期盼。

民间美术的范围极其丰富,其中特别重要的有剪纸、民间年画、皮影、泥塑、刺绣、风筝、玩具、民间染织等。(播放课件,展示一组民间美术图片。)我们今天学习其中的剪纸部分。

剪纸概述(18分钟)

早在汉唐时代,就有用金银箔剪成花鸟,贴在鬓角做装饰的风尚。后发展为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人物故事,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之用,由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风格也异彩纷呈,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一>1、南北方特点:北方剪纸粗犷豪放,天真浑厚,造型简练;

南方剪纸精巧秀丽、玲珑剔透,构图繁茂。

师:大家猜一猜这些剪纸是南方还是北方的?

生:回答。

2、师:这些剪纸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

生讨论后回答:剪纸的内容有:吉祥的中国文字(如喜字)、神话故事、历史人物、十二生肖、节日、社会民生、植物、动物、戏曲脸谱。

3、师:剪纸应用在结婚、过年、刺绣底样、祝寿

4、师:剪纸中包括了哪些常用装饰图样

生:月牙形、锯齿形。这两种刀法运用得恰当,就能形成剪纸艺术独具的“刀味纸感”。

“锯齿”结合不同物象的特征,表现它的质感、量感、结构等。刻植物时,锯齿纹可以表现树的叶子和茎的针刺、毛绒;刻动物时,表现皮毛;表现禽鸟、鱼虫的羽毛和鳞。刻人物时,锯齿纹可以表现活动的眉毛,胡子,头发。 

“月牙儿”主要表现人物的衣纹,或破坏大块黑的面积,表现物体的结构等。

5、师:剪纸的一大特点是采用托物寄情的寓意手法。大家看看这些图片中都包含了哪些寓意呢?

生讨论后回答:剪纸的寓意:

谐音法:“连年有余”,“喜上眉梢”“平安如意,”

象征法:如桃子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子、鸳鸯象征爱情、松树象征长青不老、牡丹象征富贵、喜鹊登梅象征喜事临门

6、师:剪纸色彩鲜艳、单纯,对比强烈,体现一种质朴、真挚、热烈的情怀。

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生:剪、刻、染、贴

单色剪纸(1)折剪类,纸折叠后剪

(2)迭剪类,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后再剪,一次可得数张作品。

彩色剪纸彩纸分剪后剪拼贴成图;或以白纸剪,再染上各种颜色等。

8、剪纸的表现形式

1、阳刻剪纸:保留原稿的轮廓线,剪去轮廓线以外的空白部分。线线相连。

2、阴刻剪纸:刻去原稿的轮廓线,保留轮廓线以外的部分。线线相断。

3、阴阳结合:采取阴刻和阳刻交叉的办法,能使画面效果更为丰富,主次更加分明。

9、剪纸的特点,具有平、连、单纯、对称、寓意、装饰性。

<二>欣赏代表作品(6分钟)

剪花娘子(库淑兰)

剪花娘子库淑兰是陕北的剪纸能手。1921年生,会剪纸绣花,能顺口编词唱曲儿。1984年一天不幸严重摔伤,一个多月后说自己遇神,自诩为“剪花娘子”。此后天天剪纸,她的很多作品剪的就是她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专事剪纸艺术的女神。她剪纸的时候,一边剪一边要唱自己编的剪纸歌。库淑兰剪纸的特点是讲究对称,用多色纸拼贴成画,色彩对比强烈,像珠宝般璀璨。曾在北京、台湾举办过展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间工艺美术师”。她剪的侧面人物眼睛、嘴都是正的。

王老赏

也是一个朴质的农民。他七、八岁就学点(染色),十二、三岁就学刻,一直工作了五十余年,六十一岁时逝世。王老赏刻制的窗花,最受欢迎的是他的戏曲人物。他能把舞台人物的丰姿神态,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他经常注意舞台上人物的画貌、姿态,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无论在服装、打扮、道具各方面,都符合于舞台的实际情况。甚至人物头上的插饰,服装盔甲上的图案样式,手里的武器、小件等等,也都完全吻合。用色,不完全以大红大绿为基调。很多的着色,鲜明而不刺激,绚烂而又雅致,象征着中和的性格。至于这样窗花的刻法,是先画好样子,放在刻纸的最上一层,下面可以放到六、七十张素纸,一次刻。如果用已刻好的样子,那就先把样子粘在纸上(纸粘在板上),放在油灯上去熏。全熏黑了,再把样子揭去,就变成阴版似的黑地白人,然后刻。刻的时候,先将一叠纸的四角钉牢,免其在刻时移动,然后用平刃刀切外轮廊,用小刀刀纤细的衣褶花纹部分。细小的刀,可以细到象缝纫的针一样。着色也是一次点染数十张,只要点了第一张,颜色就一直向下渗透,便并不外延,据说是渗和了药料。

6、欣赏教师作品

四、剪纸体验、展示和评价(10分钟)

1、看完了这些剪纸作品,我们大家来体验一下剪纸的乐趣吧。

各小组按照所给的图案体验剪纸的过程

要求:1、按照所给的剪纸图案,选择蜡光纸的颜色,考虑剪纸的方式;

      2、小心使用剪刀和美工刀,刻纸时请垫上报纸。不乱丢碎纸屑;

      3、制作完毕请将作品用胶带粘贴到北面的窗户上。

2、大家欣赏一下,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作品?为什么?(5分钟)

剪纸比较好的同学:你在剪纸的过程中有什么感受?

没有剪好的同学:你觉得今天作业中有什么问题吗?

3、展示其他班级同学的剪纸,说说他们的想法。

4、原来剪纸就这么简单,大家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制作一些窗花,马上就要过年了,可以一展身手哟。

五、拓展,布置思考题

1、调查靖江有哪些民间美术品种?它们过去和现在的状况如何?有哪些代表性作品?

六、教师总结本课要点: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民间美术中的剪纸部分,了解了剪纸的特点、分类等内容,并体会了剪纸艺术的魅力。本节课上同学们的热情都很高,这充分说明了我国传统的艺术具有它非凡的魅力。曾经有人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让我们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者,让中华民族艺术在世界艺术宝库中灿烂辉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