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弦上 |
——苏轼
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
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
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
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qu nie)醺。
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
哀弹(ai dan)本旧曲,妙耳非昔闻。
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
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
颍州“西湖亭”在老泉河南岸,梧柳堂后,由宋人重建,额曰:“胜绝”,故又名“胜绝亭”。
这里水月空明,秋夜赏月尤佳,亭中碑记甚多,中有苏轼书法真迹石刻;“颍州西湖,月夜泛舟,听琴一首,东坡居士”。
苏东坡《潁州西湖听琴》,来源于宋拓郁孤台法帖残本,上海图书馆藏。字扁、墨色重。据称有“石压蛤蟆”的形容~~
详解颍州西湖亭的传说(转载)
“西湖”的声名远播,源于晚唐著名诗人许浑的《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诗: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诗见《全唐诗》卷五三五,又康熙《颍州志》卷之十八《艺文下》亦录。)明张鹤鸣《西湖松桥祠记》:“唐许浑从事于颍,有‘兰堂’‘桂楫’之句……西湖之名遂著于天下”。
许浑是唐初高宗时宰相许圉师之后,登进士,授监察御史,任过睦(浙江建德)郢(湖北江陵)二州刺史。其与当时著名诗人杜牧、李频、李远等相友善,往还唱和,他工于七律,内容以登临怀古见长。其《咸阳城西楼晚眺》诗中之“山雨欲来风满楼”句,传诵古今。
“西湖亭”在老泉河南岸,梧柳堂后,由宋人重建,额曰:“胜绝”,故又名“胜绝亭”。
这里水月空明,秋夜赏月尤佳,亭中碑记甚多,中有苏轼书法真迹石刻;“颍州西湖,月夜泛舟,听琴一首,东坡居士”。
诗原题《九月十五日,观月听琴西湖示座客》:“白露下众草,碧空卷微云。孤光为谁来,似为我与君。水天浮四坐,河汉落酒樽。使我冰雪肠,不受曲蘖醺。尚恨琴有弦,出鱼乱湖纹。哀弹本旧曲,妙耳非昔闻。良时失俯仰,此见宁朝昏。悬知一生中,道眼无由浑。”这首诗是苏轼知颍(1091)后一个月,也即九月十五日,在颍州举办的一次音乐活动中创作的,参加者有他的朋友、时任颍州签判的赵令畤、颍州教授陈师道等。
此诗当时便得到很多人的唱和,后也得到历代评论家赞赏,苏轼本人也颇为满意,书写诗帖赠送友人,并被刻碑上石。现留在阜阳的五幅拓片,本为文史专家、阜阳市博物馆原馆长韩自强先生拓得并流布社会,他告诉笔者,五幅拓片中的一幅的原石(内容是“颍州西湖月夜泛舟听琴),已下落不明,其余四块原石(共50字)本由阜阳市文史学者、原阜阳市地志办主任刘奕云苦心搜寻,得自霍丘运回阜阳的。经有关专家考证,确为宋代碑刻无疑。苏轼书法笔力遒劲,字体雄劲,可见其风韵与魅力,颍州得存此碑石,实在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