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开题报告

(2017-09-07 12:11:15)
分类: 课题评审资料

 

延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面向新高考的语文长效教学方法研究

人:               刘亚                      

所在单位:       延安市实验中学           

填表日期:        20179                 

 

 

 

 

延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公室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评议专家(课题组外专家,专家应不少于2人)、参与人员等。

1.开题时间:201791日;

2.开题地点:延安市实验中学校会议室

3.主持人:谢爱萍;

4.评议专家:

路晓冰(延安市实验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王焕娣(延安市实验中学教学处主任、特级教师)、杜建林(延安市实验中学教科处主任、高级教师)、谢爱萍(延安市实验中学教科处副主任、特级教师)

5.参加人员:刘亚、刘锋、李虹、张婧、张锐、赵彬、马力、王燕等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内容、方法、组织、分工、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限5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题目:面向新高考的语文长效教学方法研究

(二)内容

1.新高考研究,解读高考政策,破解高考密码,突破高考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文教学研究,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倡导作文教学的多元化、生活化、批判化、系统化;设立系统的作文教学训练序列,有目的、分步骤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写作水平;

3.阅读教学研究,以文学类阅读为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建立终生阅读的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研究,包括字、词、句的感悟和品析,文化常识的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5.语文活动研究,开展多元而有效的语文活动,将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纳入到语文活动当中,寓教于乐。

(三)方法

1.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历年高考题型,摸索高考改革方向和命题规律,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2.理论研究法。学习研究有关新高考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体方法,充实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修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3.观察法。通过观察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修正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建立跨越高中三年的长效教学机制。

4.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学生和老师,掌握学生和老师实际的教学情况,寻找问题,弥补修正。

 

    (四)组织

1.研读考纲。准确把握高考改革动向,研究新题型、考试的新方向、改卷的标准,吃透考纲,确定今后教学和复习的方向。

2.研究教材。整体把握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跨年级跨教材进行研究,使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形成一个整体,更有机,更系统,更科学,更完善。

3.研究课型。针对阅读课、作文课、复习课、选修课、必修课等多种课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教法研究、知识落实研究,提高教学效率。

4.分析学生。根据学情进行分层教学和分层测试,使教学满足各个层次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5.采取集体研讨、讲座、汇报课评议课、培训交流的方式组织课题研究。

    (五)分工                   

     1.理论指导:刘亚

     2.讲座:刘亚、刘锋、马力、赵彬、王燕等

     3.汇报课:王燕、张婧、李虹、程娟等

     4.培训交流:刘锋、马力、白茹等

    (六)进度

准备阶段

2017.4—2017.5 确定研究内容,解读高考政策,加强理论学习,确定研究人员,分配研究任务,制定研究计划。

2017.6-2019.3

1.总结2015—2017年高考的变化,分析高考题型和四为导向,寻找规律,制定为期三年的高中语文长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2.进行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基础知识教学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并作课题组内的交流分享;

3.进行语文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结阶段

2019.3-2019.6    将研究成果总结成册,撰写论文,并在全校乃至全市范围内推广


    (七)预期成果

讲座集 研究报告 论文若干篇


 

 

                     课题负责人签名

 

                                  2017    年  9   

 

 

三、专家评议要点: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一)题目:面向新高考的语文长效教学方法研究

这个课题是结合目前高考改革而进行的探索性实践,研究与实践与日常教学考试紧密结合,具有积极的意义。此项市级课题是以教研组为单位自主自觉进行的课题研究,体现了一线教师科研的自觉性。

(二)内容

内容丰富、全面、具体,涉及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将日常教学与高考改革紧密相联,使教学各年级更明确,符合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整体策略。这五个板块的设计来源于教学实践,并将指导教学实践,很有实践特点,更具指导意义。

       是否完全囊括了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课外阅读?比如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比如学情对语文教学效果的影响?这一系列的问题希望研究者予以考虑,并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讨论、变化,使研究更合理,得出的结论更科学。

    (三)方法

       方法科学合理,多样丰富,可见研究者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建议在研究过程中以教研组为单位多开会互研,集中集体智慧,多方分析,使课题的结论更科学,对一线教学更具有指导性。

在研究方法上建议使用更多的方法。

       (四)组织

       组织工作开展的比较合理。研究高考和教材这两步非常重要,只有先把高考和教材研究深研究透,才有可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既要研究这一课,还要研究这一单元,更要研究整本书,包括整套必修教材,甚至选修教材都要深入研究,要研究整个高中时期各个阶段的语文教学,这样才会形成整体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才能把握准确。同时建议老师们应多读书,如钱理群的、孙绍振的、李镇西的、王荣生的专著都应该认真一读。

      分析学生这一步还应关注学生的基础。延安市实验中学的学情近几年发生了变化,甚至一年和一年都不一样,这种情况要引起老师的注意。一线教师应该怎样应对,采取什么方法,制定什么目标,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同时也要研究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问题,并且要研究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什么办法。平时的教学应该注重素质教育,但高中三年的学习最终是以应试教育作为检验的。我们一线教师千万不能忽略。

      (五)分工

        建议加上审核这一环节,以确保结论的准确无误。研究过程中还应有记录人员,对整个研究过程做好记录与收集的工作,便于最后的整理总结。

       (六)预期成果

        还应整理老师们在研究过程中荣获的各种荣誉。

 

 

                    评议专家组签名

 

 

 

                                2017  年 9   

 

 

四、研究调整: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的研究计划调整,限1000字左右(可加页)。

(一)题目:面向新高考的语文长效教学方法研究

(二)内容

1.新高考研究,解读高考政策,破解高考密码,突破高考的重点、难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文教学研究,以批判性思维为导向,倡导作文教学的多元化、生活化、批判化、系统化;设立系统的作文教学训练序列,有目的、分步骤提高学生的审题意识和写作水平;

3.阅读教学研究,以文学类阅读为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建立终生阅读的意识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4.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研究,包括字、词、句的感悟和品析,文化常识的积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5.语文活动研究,开展多元而有效的语文活动,将语文学习的基本能力,即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纳入到语文活动当中,寓教于乐。

6.学情研究,包括火箭班、实验班、普通班;文科班、理科班,进行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考试。

(三)方法

1.比较研究法。通过比较历年高考题型,摸索高考改革方向和命题规律,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2.理论研究法。学习研究有关新高考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具体方法,充实理论知识,提高理论修养,用理论来指导实践。

3.观察法。通过观察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修正教学方法,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建立跨越高中三年的长效教学机制。

4.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学生和老师,掌握学生和老师实际的教学情况,寻找问题,弥补修正。

5.评课议课,案例收集,研讨。

(四)组织

        1.研读考纲

        2.研究教材

 3.研究学情

 4.研究课型

 5.采取集体研讨、讲座、汇报课评议课、培训交流的方式组织课题研究。

    (五)分工                   

     1.理论指导:王焕娣、张巧梅、任保平、李芳、盛燕、李海燕、姚方、张艳丽、刘成勇、刘亚

     2.讲座:刘亚、刘锋、马力、赵彬、王燕、任保平等

     3.汇报课:王燕、张婧、李虹、程娟、刘锋、赵彬、张锐等

     4.培训交流:刘锋、马力、白茹等

     3.收集记录:李虹、张婧

4.整理总结:刘亚、李虹、张婧等

    (六)进度

准备阶段

2017.4—2017.5 确定研究内容,解读高考政策,加强理论学习,确定研究人员,分配研究任务,制定研究计划。

2017.6-2019.3

1.总结2015—2017年高考的变化,分析高考题型和四为导向,寻找规律,制定为期三年的高中语文长效教学策略和方法;

2.进行作文教学、阅读教学、基础知识教学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并作课题组内的交流分享;

3.进行语文活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总结阶段

2019.3-2019.6     将研究成果总结成册,撰写论文,并在全校乃至全市范围内推广


    (七)预期成果

讲座集 研究报告   论文若干篇   荣誉集

         

                            课题负责人签名

 

                              2017    1   

 

 

五、所在单位意见

 

 

 

 

 

 

 

 

 

 

 

  

 

                                           

 

 

六、县(区)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课题研究方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