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李敏(右一)
接受中南民族大学宣传部采访“你们有没有想过,创业到底为了什么?”在创业分享的演讲中,李敏问在场的大学生,大家创业是为了什么?有人回答,为了赚钱,为了不用再去找工作碰壁,也有人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李敏表示,在她看来,创业是为自己选择一个人生方向,找到自己热爱并且擅长的事情,把它作为终身事业,让创业成为一种信念,这样才有坚持下去的力量。 “年轻人创业,首先应该弄清楚自己为什么创业,先审视自己和审视内心是否具备创业的先天基因和后天素质。创业者必须要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我经常说,创业者是没有退路的,只能一往无前,并且只能成功,没有第二个选择,对创业者来说,没有换来成功的努力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李敏在创业演讲中这样说道。
李敏在中南民族大学演讲“三个阶段性转变让我变得越来越强大和谦卑”在演讲中,李敏分享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创业故事,为同学们再现了一位创业者多年来走过的足迹。首先是从一位打工者到创业者的转变。刚踏上社会的李敏起初在上海的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向全球蔓延,以出口为导向的浙江民营经济受到波及,外贸疲软、工厂关闭,银行等金融机构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资产。李敏开始常年奔波在浙江等地,以自己的专业技能开始了不良资产处理。面临民间借贷漩涡、政府谈判等难题,李敏拿出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势头,历经艰难困苦、付出巨大努力后,在银行不良资产处理和企业重组中,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带着第一桶金,怀揣梦想,李敏踏上了创业之路。
李敏在中南民族大学演讲聊到为何法律出身的她,却选择投身金融这一转变时,李敏分享到,在浙江的那些日子,她亲眼见过许多公司因为银行惜贷、抽贷而致使资金链断裂,最终倒闭。“中国的民营企业太难了,垄断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只愿意锦上添花,众多中小微企业在面临生存问题时,只能被迫选择高成本、高风险的民间融资,我在那个时候就坚定了做普惠金融的想法,希望能为小微企业做点事,让小微企业也能享受阳光服务的金融,真正化解他们的融资难题。”李敏说,“这个责任感、这个情怀,也是我3年来,坚持做人众金服、做小微企业孵化的最大动力。”在谈到如何从创业的逆势向顺势的转变时,李敏聊到,刚开始创业的自己也遇到很多问题。一开始,财务税务知识的欠缺、公司整体的运营、团队的管理等都不懂,这些问题让她焦头烂额,但是她依然坚持亲力亲为,从最基础的开始,一点一滴学习财务知识、税务知识、团队管理等,从实践中积累经验。这一股不服输、不怕苦,死磕不放弃的劲,让她慢慢突破瓶颈,从逆境中成长,逐渐走向顺势。这三个阶段性的转变概述了李敏创业十年的风雨历程,也让所有在座大学生看到了一位成功创业者具备的品格、智慧、胸怀和担当。输送优质项目,帮助母校建立创业项目库在与中南民族大学校长及校领导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李敏了解到现在校园创业氛围很浓,在校生的创业积极性都很高,学校的创业扶持力度也很大。李敏提出,创业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就是优质创业项目和优秀创业团队的结合,缺一不可。为了让学校能够获得优质创业项目,发掘更多合适的创业团队,李敏表示将通过人众资本股权投资优势和硅客孵化器这一平台为母校输送项目和资源,帮助学校建立一个创业项目库,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创业启发。“大学生不缺行动力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但缺乏比较优质的创业项目,硅客孵化器每年都能收到大量的优质BP,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创业项目库,为学弟学妹创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的优质项目。“李敏说。
李敏与中南民族大学三位校长探讨交流
中南民族大学创业活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