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最好的称号是什么?
(2022-10-11 04:34:27)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人生感悟 |
人生下来有了父母(爸爸妈妈),陪伴孩子从孩童走向成年,父母扶助孩子成长,父母通常只能陪伴你长大。
我96年参加工作,单位是化工厂,进了工厂,开始有了师傅,师傅也许不比你年龄大,因为不懂就要请教,所以在工厂里面,都是师傅
张师傅 李师傅 王师傅 找师傅,师傅就是最通用的称呼。因为这个称号 老师傅对新来的多了一份关照 和照顾。
后来从车间出来,开始做销售 做外贸,开始称呼领导为经理或老总,工作变了
对人的称号保留了下来,我还是习惯于称呼身边的同事师傅。
后来老领导老同事很多都离开了单位,出去发展自己的特长,老领导在外面做法律工作,喜欢研究周易,有点什么事情我就喜欢去请教请假,这时候的领导好变成了一种调侃,称呼师傅依然是最贴切的称呼。
再后来去山东学习,有了一个发现,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古老的齐鲁大地,老师是第一称呼,走到大街上陌生人见面都用老师称呼,出租车问老师你去哪里?酒店接待也是说
老师我帮你拿。这个老师的称呼让这里的氛围分外和谐
孩子上班了,不知道他怎么称呼身边的同事,我希望孩子能够抱着学习的心态,把身边的每一位同事看成自己的师傅
虚心学习不断成长。
一个人从小到大,从幼稚到成熟,从新手到熟悉手边的工作,就是一个从徒弟到师傅的过程。做师傅是人生中绕不过的一个阶段,做师傅也是人生最崇高的一个阶段,做师傅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成就的阶段。
中国有一句老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旧社会很多手工业的师傅不愿意带徒弟,有了徒弟会增加自己的竞争压力,很可能会让自己失业。这个时候学艺很多时候是偷艺,记得大染坊中,陈六子就是趴着窗户偷看师傅配方的。可见师傅不一定都是明确的
有时候最近做了师傅 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做徒弟 师傅也不一定接受,不管怎么样 每个人都做过徒弟
每个人也一定会成为师傅,也许带的徒弟有多有少 有明有暗。
论语 述而 中 原文是: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孔子说:“别人的言行举止,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为什么是三人不是2人 不是 多人呢?这里其实说的是三类人,在谋个事情上有学习者 有成功者
有失败者,这就需要从别人的成功中学习经验 在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师傅可以是朋友
也可以是敌人,要善于学习,不要高高在上 看不起人, 傲慢会降低学习的速度。
做 事情都是从不会到学会 从生疏到熟练
从学会到创新,这里离不开前人的探索和失败。当一个人学有所成以后,能够做好老师,是对自己技能的一种总结
是自己能力的一种升华,很多人成为伟人不只是自己做的好,同时也是最近做老师做到好 才能够算真正的成功。
鲧治水失败了被舜帝杀了,他的儿子大禹从父亲的失败中总结了经验实现大禹治水, 秦始皇由于没有做好一个老师没有选择好接班人
大秦二世而亡。
做老师是一个认真的事情,需要我们学会做事 总结技巧 清晰步骤 理清流程 落实到文字 能够清晰讲解。
后一篇: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