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时光》单元梳理
(2018-03-06 08:45:32)分类: 课堂教学 |
我们研究教材,不要立刻就陷入具体课、框的内容,而应先了解整个初中三年教材的内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七年级下册的定位:
1.内容承接七上、开启八年级。
2.学生在青春期的生命成长与自我发展。
3.学生的生活扩展与社会兴趣发展 。
4.当前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与挑战 。
七年级下册主要考虑学生从儿童进入青少年的“成长”,即基于身体发育的变化带来的成长机遇与挑战。内容设计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凸显青春生命,强调以“身体—心理—精神”为整体看待生命成长,以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为基础,以“个体—集体—社会”的生活视角扩展为线索,突出“成长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
从这张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架构图中可以看出,本册书共四个单元,本单元是本册书的起始单元。
七年级下册具体设计了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情绪管理、情感发展,学会过集体生活,树立法治信仰和学习过法治生活等内容,提炼确定了“青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以及“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
作为七年级下册起始单元,本单元统领全册,以青春生命为本册内隐藏线索,内容主题聚焦“青春”,基于却不局限于“青春期”,视青春为人生经历的一段重要时光,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相呼应。
接下来我们看看单元的整体架构。
从单元的整体架构中可以看出,青春是本单元的主题,本单元包括三课,第一课“青春的邀约”,第二课“青春的心弦”,第三课“青春的证明”。
这是以“成长”为线索所做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单元的内容安排。
单元整体架构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程的设计思路以及各框内容的安排。
说到青春,我们应该讲些什么?
是讲心理的矛盾、生理的变化等这些青春的困惑吗?
我们来看一下课程标准中是怎么说的。关于青春,课程标准有这样的内容:
1.1 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1.2 了解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体会青春的美好,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有两种“转向”:
内容学习的聚焦点从“青春期”转向“青春”
教育教学的基本立场从“问题表现”转向“成长的多种可能性”,从“问题疏导”转向“正面经验积累”
首先,内容学习的聚焦点从“青春期”转向“青春”
聚焦于“青春期”,主要侧重身体发育的角度,围绕伴随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内容编写;
聚焦于“青春”,主要侧重生命经历的角度,基于却不限于“青春期”,凸显青春生命的能量与活力,关注思想发展与精神成长,面对未来人生探寻理想自我,拥有生命发展的多种可能性。
另外,教育教学的基本立场从“问题表现”转向“成长的多种可能性”,从“问题疏导”转向“正面经验积累”
教材肯定青春、欣赏青春,着力弘扬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比如青春的活力、创造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自由、爱国等)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热爱青春、珍惜青春、把握青春;淡化过去强调青春期的闭锁、逆反等负面心理反应,更关注步入青春期的正面经验,强调通过各种活动、体验获得正面情感经验,希望将青春活力导向对崇高境界的追求。
本单元视青春为人生经历的一段重要时光,与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相呼应。
着眼青春,不仅关注身体发育、心理发展,更强调思想发展、精神成长,不仅关注三年初中的学习与生活,更希望为人生奠基。
在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将“自信”“自强”的内容归到青春的主题之下,强调自信、自强是一种内部力量,不是为了自信而自信,为了自强而自强,而是度过美好的青春,要做更好的自己,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过程中,呼唤这些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