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九课第二框 维护国家安全

(2017-08-29 17:06:52)
分类: 课堂教学

2课时 维护国家安全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懂得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的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和下列材料)

目前我国每年因水葫芦造成的经济损失接近100亿元光是打捞费用就高达510亿元。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大约是20世纪初传入我国。它降低水产品产量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甚至威胁周围居民和牲畜生活用水。云南昆明市滇池内连绵一千公顷的水面上全部生长着水葫芦由于水质污染和水葫芦的疯长滇池内很多水生生物已处于灭绝的边缘。

思考:水葫芦破坏生态安全,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影响?

教师总结、过渡:作为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人类的安全也是离不开生态的,而国家安全更是需要人类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维护国家安全》,过渡到课时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

()国家安全需要我们的行动

活动一:生活思考——生态安全急需保护

(展示教材P99运用你的经验和以下图片)

思考:怎样避免发生类似的行为,更好地维护生态安全?(学生各抒己见展开讨论)

教师总结:生态安全乃至整个国家的安全都跟我们个人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维护国家安全需要我们每个人作出贡献。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活动二:情境再现——一位渔民的重大发现

(展示教材P100探究与分享的内容)

1思考:你如何评价该渔民的行为?

2.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既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和协助,也可以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既可以检举、制止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也可以监督和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的开展。

目标导学二: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分清楚违法行为和正义行为

活动三:情境再现——明辨是非

(展示教材P101探究与分享及下列图片)

材料:遇到在军事禁区偷拍照片的人和遇到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的现象。

1思考:这两种行为的性质是否相同?

2.遇到以上情况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提示:1.这是两种相同性质的行为都是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2.我们要积极同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活动四:感悟法律的尊严

(展现教材P101相关链接P102阅读感悟的内容及下列图片)

思考:阅读感悟中的常某为什么会被批捕?

提示:《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可以看出常某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教师总结:每个公民都应严格遵守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规定,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维护国家安全,我行动

活动五:小小讨论会

(展示活动内容)

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以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该做什么为主题,开展一次讨论活动。综合相关案例,分析破坏国家安全的危害性。

(展示活动具体要求)

全班同学分成四组,第一步进行组内讨论,形成文字材料。第二步,各组分别选出一位代表陈述本组观点。第三步,集思广益,达成共识。

提示:(1)做法:树立国家安全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2)危害:威胁国家安全、破坏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结合具体材料分析)

知识拓展:积极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

教师总结: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我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意识,积极为维护国家安全作贡献。

三、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我们要认真学习有关国家安全和保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善于识别危害国家安全的各种伪装,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易理解,也不能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述。为了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我们在本节中采用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为拓宽更深的知识面,应尽量多给学生呈现相关知识和资料。今后教学中一定注意在这方面的功夫要下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