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表现、诊断及解决

(2014-04-11 10:34:07)
分类: 课堂教学
评课,即教学评价,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通过评课,可以及时与教者认真分析这节课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可以帮助教师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克服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促使教师生动活泼地进行教学,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但在评课活动中,由于受到人这一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评课功效的发挥。
  • 问题表现

       从实际评课活动中,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评课经常出现以下的误区:(1)散漫自由,敷衍了事、信马由缰。散漫自由,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授课教师的散漫自由,通常表现在授课态度上和对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刻。具体反映在教师的课堂预设不够、授课的实际情况和研讨的主题不符等。二是观课议课的教师的散漫自由,常见的现象有迟到、早退、只签名不记笔记、随意接听电话,等等。敷衍了事,是指评课大部分是虚假的评议,即使有的课评了,有碍情面,评课敷衍了事,走过场。(2)平淡肤浅,重结果而轻过程。平淡肤浅指的是听完课后,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缺少主见,发言只是笼统的总结;或者是虽然提的意见和建议很多,但多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小环节,多半是枝节问题,没有触及到教学深层次的专业性问题。平淡肤浅在实际评课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结果而轻过程”。(3)以偏概全,用老眼光看新课堂。评课时只评教师的一两节课,甚至只是课堂的一两个环节,而不是评教师的一系列课,这正如管中窥豹,是很难作出全面评价的。所以,教师在评课时不能以偏概全,不能只凭一节课就来判定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更不能以教学的一个环节来肯定或否认一节课。避免以偏概全要求我们正确看开课堂上的创新行为,对于新的理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要加以运用。一句话,要克服自己的老眼光,开辟新课堂。假如教师有了某种创新,即使在本节课中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把这个创新点开展好,我们仍然要鼓励、思考,总结原因。当然,我们也反对评新弃旧,把传统评课中的一些优势丢弃。(4)面面俱到。对一节课的评议确实应该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但绝不是不分主次。授课教师本人和学生都是普通的人,都有优缺点。如果对教师本人和学生不分主次、轻重缓急地去评论的话,就会无视师生的教学实际,就会犯一点论的错误。由于没有根据每一次课的听课目的、所讲课型以及研讨主题,去对课的评议分清主次、轻重,因此评课时面面俱到、泛泛而谈。(5)重听轻评,重教师展示而轻学生自主。评课中教师多是听的多,评的少。把教研活动的中心只简单的放在观课环节,观课环节中,又重点突出授课教师本人的教学展示,把学生放在“遵从者”的角色,这些都是重观课轻评课的具体体现。(6)参评面窄,少参与多喝水,名家一言堂。组织者在活动开展前确定人选,而参与的多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个别骨干教师。这样参评面本身就比较窄,再加上大多数是基于被动发言,而真正的一线教师参与很少,最终形成的往往是名家一言堂。因此,评课场面冷清,难以形成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热烈气氛。

  • 问题诊断

       出现上述误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主题不明确,缺乏针对性和严密组织。首先活动的组织者要确定活动研讨的主题;其次授课教师本人要明确活动的主题,对活动研讨的主题要深入研究、加强理解,形成自己对活动主题的理解;最后,观课议课教师要清楚研讨活动主题的环节,从环节去考虑,有针对性地参与观评课。第二,学习意识不足,进取心缺失。教师参与观课议课活动既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也是在职教师提高专业技能的第二课堂。传统的观课议课之所以在观课议课教师身上出现问题,很大程度上和这些教师的主观态度有关。首先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不能把观课议课当作任务,而应当作为学习的宝贵时机。另外,我们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还要提升自我职业进取心,以实际行动参与到观课议课的活动中来。第三,评课方法不当,语言缺乏艺术。评课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评课的方法虽灵活多样,但是提意见一定要真实、真诚、真心。因此,在评课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用丰富多样的交谈方式,力求达到最佳效果。第四,认识不足,缺乏素养,缺少理论支撑。出现上述问题还与评课者的理论素养低、教学经验不足,对课程不能作出居高临下的分析密切相关。

  • 问题解决

       要实现由传统的听课评课到现代的观课议课的转变,我们应该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使全体教师认识到评课的重要性;要加强理论学习,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来武装自己;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评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用科学的评价观进行评课。在日常评课时,要把握以下三点:明确评课的目的,把握评课的内容,讲究评课的技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