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了在北京买房鲁迅欠了多少贷款

(2022-03-14 08:08:55)
标签:

为了在北京买房

鲁迅

欠了多少贷款


                          

                     为在北京买房  鲁迅欠了多少贷款

                                                               X 博 士

1919年,是一个觉醒的年份。那个时代,已经在教育部做了七年科长的鲁迅先生,虽然还在给《新青年》当外稿作者,但自己已经快算不上青年了。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0F2CD66B0D78BC8F8D2280E9C39FDDB6F017FF07_size797_w670_h900.png

买房对他来说,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就是“刚需”。

为了把包括二弟周作人在内的一大家子安置在北京,鲁迅几乎忙活了一整年。

那会儿北京的房屋中介业务,远没有现在发达。也没有西装革履的中介小哥,骑着小电驴带你看房。想找房就只能靠熟人介绍,然后自己“11路”一间间看过去。

鲁迅也不例外,除了工作,1919年的大半年,基本都是在不停找房看房中度过的。这在《鲁迅全集》的日记中有具体记载: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1BC79B31C2F3F7B37974ACD6D8E5CE2C62B187AB_size62_w916_h892.png

经过7个月的精挑细选,鲁迅最终选定了八道湾胡同的一套宅子,而且可以称得上是豪宅。

这座四合院前后3进,带花园,有将近30间屋。从位置上看,属于西二环内,挨着新街口,妥妥的优质地段。今天相同地段一套仅仅40平方的一居室,售价就要600多万

为这套豪宅,鲁迅先生支付了3500元大洋,这还不算装修和安装自来水的钱。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大多都有不止五斗米,这句话放在鲁迅身上特别贴切。

 不少人看鲁迅先生的文章,都觉得他把世界写得特黑暗,满纸都是旧社会人吃人的恐怖故事,所以也自然在脑海中把鲁迅脑补成一个生活压抑,精神苦闷,“穷且益坚”的知识分子。

 但就像王小波说的,痛苦的确是艺术的源泉,但也不必是你的痛苦。你的痛苦,只会成为别人的艺术源泉。

当时的北京,一个大学图书馆管理员的月薪。大约是8块大洋;一个基层工人的月薪,在20块左右; 中小学教师、银行职员大约能赚四五十块。

 普通人扣掉各种生活开销,想买一间房子难比登天,大多只能租住在大杂院里。而刚毕业的穷学生以及社会底层民众就更惨了,只能住在西四、南城那些月租四五块钱、大通铺式的“合租公寓”里,晚上翻身起夜都要跟周围人打个招呼。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D9DDD87DCFA87F1B29ECEF3FE83B5C68F5B9A8BD_size126_w640_h387.png

                                            类似东北的大车店  )

 相比之下,鲁迅在教育部的月薪是300块大洋,和当时北大清华的大教授们,属于同一个收入水平,标准的“有闲阶级”。

 而鲁迅本人从青年时代起,就是个会花钱、会享受生活的人。在日本求学的时候,能拿出闲钱学柔道;工作之后,时髦的馆子会去吃,新潮的电影也是场场不落。每年光花在买书、买碑帖上的钱都有几百块。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AC42BDDE377E60E8AC36D9113C6A8164606713C6_size207_w1080_h772.png


 1934年时,曾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诸暨人金岳霖,每月的薪水才50块钱,还赶不上当年鲁迅每个月的稿费。

 当然,为了在京城买房,也导致鲁迅这个时候手头有点紧张。为了凑足房款,鲁迅卖了浙江绍兴的老宅。还从银行借了一笔3个月的高息贷款,月息一分三厘,折合年化利率15.6%。

到第二年,鲁迅还一直忙着还债,连买书的钱都压缩了。

 但是,费力买下的这套房子,鲁迅最终只住了3年多。因为兄弟失和,鲁迅在1924年搬离八道湾,另在西南边的阜成门,又重新花800银元买了个小院,一直住到1927年移居上海。


https://x0.ifengimg.com/res/2021/34E8D6AF46FF8E6B87AB4C423C1191DE1EDD8BBF_size767_w1080_h432.png

         ( 如今八道湾的宅子已经拆迁,而阜成门的四合院改成了鲁迅博物馆 )

          

    本文原载10月14日《凤凰网》文化读书频道,转载时对标题与个别文字作了调整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