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 州 广 济 桥
关 洪
历史文化名城潮州,北靠梅州,南濒南海,东邻漳州,西接揭阳、汕头。“潮州” ,寓“在潮之洲,潮水往复”之意。自隋开皇十一年(591)起,历代均名潮州。唐代以降,潮州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和对台主要通道,海运贸易发达。
作为潮汕文化发源地,潮州历史悠久,文物众多。1990年春,曾到汕头考察,惜与潮州擦肩而过。30年后,方得以遂愿。时间所限,没去看潮州古城内的寺庙(祠)、牌坊街,也未登上韩江边上的潮州府古城墙。
抓住不多的时间,我重点关注了与中国历史上河北赵州桥、北京卢沟桥、泉州洛阳桥齐名的“四大古桥”--潮州广济桥。往返于古桥两端,阅读相关碑刻、说明,观察桥梁的用材、结构、装饰等事项
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明正德八年(1513)已形成“十八梭船二十四洲”独特风格的广济桥,位于潮州府古城墙东门(广济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于一体,为古代南粤通向闽浙的交通要津。广济桥因宏大独特的造型,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1988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长518米、浮梁结合结构的潮州广济桥,犹如一条巨龙,雄踞于韩江两端。整座大桥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桥东段的梁桥长约280余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桥西端梁桥长137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这两段石梁桥的中间,由长近百米、18条只木船组合的浮桥连接而成。浮桥的作用,一是平时用于过桥,二是用于大型船舶通航和泄洪。
( 站在桥西 远眺广济桥 )
广济桥的桥墩,采用当地产的大青麻条石砌成,用材大小不一;每跨均并行架有4条巨大石梁。最长的约15米、宽1米、厚1.2米,重约50吨;桥墩石叠合采用榫卯结构,造型形态各异;桥西,遗有一座明代镇江的大铁牛;桥东,陈列有数条古代遗存巨形石梁。
建于广济桥桥墩上的桥亭30个,配有数十块匾额、柱上刻有楹联;亭顶有歇山、硬山、悬山顶等造形。匾悬挂在桥亭的正中,楹联刻于白色花岗岩石柱;桥亭装饰有如意、祥云、莲花传统吉祥等石雕、木雕图案。
浮桥由18条长14米、宽3.6米木船横排连接而成,船中间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浮桥两端用铁链固定在梁桥的矶头墩。浮桥可启可闭,闭合可连接两边梁桥,开启后能通行大型船舶和快速泄洪。浮桥的启闭,有铰盘驱动。
规模恢宏、造型独特的潮州广济桥,是古代粤东能工巧匠的创举。作为中国“四大古桥” 之一,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桥梁艺术瑰宝。与卢沟桥一样,广济桥上曾经用作公路交通。改革开放后,为保护文物,在它南北两端一公里处,新建起2座跨江大桥,此桥禁止一切车辆通行。政府投入巨资修复,古桥重新恢复了青春。踯躅于古桥东西,观赏古桥的工艺,深深为之赞叹,让人留连忘返。
潮州广济桥的规模、造型,在国内古桥中极为罕见。作为国家AAAA级景区,百闻不如亲见。有心观赏中国古桥艺术的游客,或是潜心为古桥著书立说的学者,广济桥都是必到之处!
( 广济桥东出入口马路对面是潮州韩山师范学院 )
(
站在桥东,远眺广济桥全景 )
(
新时期重修广济桥时,从韩江江底打捞出的残桥梁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