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近牟山湖   邂逅吕本墓

(2016-07-05 05:50:24)
标签:

牟山湖畔吕本墓

杂谈

                              

    前些日子,鉴湖研究会在宁波、余姚市水利部门协助下,组织去余姚市牟山湖考察,我应邀隨行。

    历史上的余姚牟山湖,一直在绍兴府辖内。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才划归宁波地区。由于此地与绍兴市上虞区山水相依,故语言、风俗等亦大多相通。 

    牟山湖最鼎盛时,水面达五万余亩。经过历代围垦,如今尚存5000余亩。目前是宁波市除东钱湖外,第二大天然淡水湖。     

    据牟山湖开发委负责人介绍,此地不仅物产丰富,而且历史悠远:8000年成湖历史,4000年前舜禹活动的传说,3000年前竺山商周遗址,2500年越王勾践始筑屡风土闸,1700前越窑青瓷窑遗址,还有千年古村落、古驿道、古运河,小康王赵构曾避难于此......水文化资源十分可观。  

    坐上汽艇,在古老的牟山湖上遨游,唯见四面青山环孢,碧波连天。荡漾于舟中,向外眺望,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图景。面对清澈的湖水、清新的空气,更令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弃舟上岸,步入古村。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高大挺拔的千年古樟,山间连绵不绝的茂林修竹,古老的民宅与名人遗址、神秘的"美女池",......使人目不暇接。

    此次隨同考察,收获不小。 

 

http://s13/mw690/003F2C28zy7e7t7yYjy2c&690  邂逅吕本墓" TITLE="走近牟山湖   邂逅吕本墓" />

    

http://s1/mw690/003F2C28zy72HrjDrry70&690

http://s9/mw690/003F2C28zy72HraM0wE68&690

http://s8/mw690/003F2C28zy7e7sGhEwfc7&690  邂逅吕本墓" TITLE="走近牟山湖   邂逅吕本墓" />

http://s5/mw690/003F2C28zy7e7sPquLq94&690  邂逅吕本墓" TITLE="走近牟山湖   邂逅吕本墓" />

http://s6/mw690/003F2C28zy72Hr3Ri61a5&690

http://s4/mw690/003F2C28zy72Hr5cgo363&690

http://s3/mw690/003F2C28zy72HsqMlqy22&690

http://s13/mw690/003F2C28zy72Hrs0hLCec&690

http://s16/mw690/003F2C28zy72Hsn2OED3f&690

http://s3/mw690/003F2C28zy72HrRZphU82&690

 

                               ( 五峰山下美女池 )

   

http://s5/mw690/003F2C28zy7e7t6UG0c74&690  邂逅吕本墓" TITLE="走近牟山湖   邂逅吕本墓" />


    作为考察的"副产品",此次牟山湖之行,我们意外地走进了姜山村,邂逅了吕本墓地,从而了解了吕本身后,原先不甚了了的一些情况。    

    吕本,是明朝嘉靖年间,与严嵩、徐阶并列的内阁首辅。据清代绍兴府相关志书载:"明大学士、谥文安吕本墓,在县西北五十里姜山"。志书上指的,当然是与余姚县城间的距离。而吕本的墓地,就在牟山湖畔的五峰山与美女池之间。 

    据当地人士介绍,为选墓地,吕本生前曾颇费过一番心力。最后,方才选中这块背靠五峰山、面向牟山湖的风水宝地。墓的所在地,原名叫"乌龟山",因为要埋葬一位退休阁老,山名似乎不雅。于是昔日"乌龟",转瞬间便"一飞冲天",成了"凤凰"。虽然此山正式改名成了"凤凰座",但当地民间大多称其为"阁老山" 

    35年前,因采写绍兴"吕府"内一起法院强制动迁案的报道,我曾查过正史。吕本其人,因依附严氏父子,其官品并不为人称道。故《明史》并未为这个当朝十余年的内阁首辅列传,就连降格与人合传也没有。

    但吕本死后,极享哀荣。此墓从开工到建成,先后历时三年,化银达数万两。除了墓身与拜祭设施,从墓地到牟山湖码头,用青石铺成一华里多长的专用步道;墓前两旁,立有石翁仲,与石马、石狗;还建有的大屋10余间,供守墓人居住。......

 

http://s16/mw690/003F2C28zy72HrUzlbpdf&690

   

              (   吕本墓遗址上,1990年,由余姚文管部门所立的石碑 

 

    历尽沧桑,吕本墓及周边设施早已不存,附近也没有见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4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佇立其间,脚下就连一块墓砖、坟基石都已难觅其踪。遗址间留下的,只是一抔黄土,与那块1990年由余姚文管部门所立的石碑,在向后人诉说着此地曾经的风光。

    据当地人称,吕本墓毁于清道光年间的"长毛造"。民间所传,或许是真。但未查考过史志,不便妄断。但即使盗墓系当年太平军中少数乱兵所为,所盗的目标,最多也只限于死者的金银财宝等隨葬品,总不致于连墓道边的石头,也都被乱兵一古脑儿卷入囊中了吧?

    人们如再往深处思考一下:吕本墓旁那10余间守墓人的居所里,历经数百年繁衍,从这里出来的守墓人后裔,少说也早应逾百了。即使此墓在道光年间尚安然无恙,而确系被太平军下属首盗,但乱兵离境后,按常理,这些守墓人的后裔,从道义上说,对吕本墓地,也总该拾掇一下吧?但令人诧异的是,在尔后的若干年中,这位退休阁老大人的墓身,连同那批每件重达成百上千斤的石人、石马、石狗,却全无了影踪。......

    我想,将责任全部归咎于"长毛造",肯定不是事实的全部。这恐怕与绍兴攒宫宋陵被盗的那段历史中,都"红萝卜算在蜡烛帐",""记统统在那个恶僧杨琏真伽身上那般,而有意无意地""掉了本地人,那些"难见阳光"的所作所为。

    试问:倘无当年那些鼠窃狗偷的"内贼",吕本墓及墓道上的这些古物,难道会荡然无存;若非当地后人,"挖山不止"般的掠取,这"吕阁老"的墓,难道会成为眼下一个毫不起眼的荒草堆?!你说呢?

 

                                              (  2016 年 7 月 4 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