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救生须知
人的体力不同,在水中生存的时间也不同。一般来说:人泡在15~20℃水中,可生存12小时;水温10~15℃,多数人可生存6小时;水温5~10℃,有一半人可生存1小时以上;水温2~5℃,大部分人生存时间不会超过1小时;水温2℃以下时,一般人只能耐受几分钟。这里还不包括恐惧心理的影响,而只是说生理上的耐受力。低水温环境下,体内各重要器官发生严重的功能失调状态,心室发生纤颤,这是海难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弃船后,应尽快远离出事船只,因为下沉的船舶会造成漩涡,把人卷入。
1
2
3对于一般海上遇险者来说,如在下水前穿上较厚的衣服,就能延长冷水浸泡的生存时间,最好能套上防水服。若水温低于10℃必须戴上手套和穿上鞋子,使体热散失量减到最小。
4保持安静落入冷水者应利用救生背心或抓住沉船飘浮物,尽可能安静地飘浮。这样在进入冷水时的不适感很快就会减轻。
5在没有救生背心,也抓不到沉船飘浮物,或者必须马上离开即将沉没的船只,以及离海岸或打捞船的距离较近时,才可以考虑游泳。否则,即使游泳技术相当熟练,在冻冷的水中也只能泳很短的距离。在10℃水中,体力好的人,可以游1—2千米;一般人游100米都很困难。
●第一要应保持镇静,不可手脚乱蹬拼命挣扎,减少水草缠绕,节省体力。只要不胡乱挣扎,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人体在水中就不会失去平衡,这样身体就不会下沉得很快。
●除呼救外,落水后立即屏住呼吸,踢掉双鞋,然后放松肢体,当你感觉开始上浮时,尽可能地保持仰位,使头部后仰,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呼气,以防呛水。值得注意的是,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不要试图将整个头部伸出水面,这样身体不断向下用力,只会让落水者更紧张和被动,从而使自救行动功亏一篑。
●当救助者出现时,落水者只要理智还存在,绝不可惊惶失措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等部位,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他施展得当,快速的带着你游上岸。否则自己不仅不能获救,反而连累救助者的性命。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双脚并拢屈到胸前,两肘紧贴身旁,交叉放在救生衣上,是头颈露出水面,。
●如果几个人在一起,可以挽起胳膊。身体挤靠在一起保存体温。
●如果在海上漂流时间较长,不要喝海水,可用海藻充饥。
问:不会游泳又没救生衣咋办?
●下沉前拼命吸一口气。
●往下沉时,要保持镇静,紧闭嘴唇、咬紧牙齿憋住气(不要错误的在水中挣扎,脱掉鞋子和重衣物,寻找漂浮物并紧紧抓住)。
●应仰起头,使身体倾斜,保持这种状态,就可以慢慢浮上水面。●浮上水面后,手放在水下面划水,使头部保持在水面上(不要错误的将手举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