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阴阳师》“天現寺橋怜”名字小考
标签:
东京阴阳师天现寺桥怜名字考据杂谈 |
这两天在玩《东京阴阳师》,大主角的名字“天现寺桥 怜”,一直让我玩味不已,先不说这么稀奇的四字姓了,就是名“怜(rei)”,不管是文字还是读音,都让我觉得这个主角别有味道。然后在某个场景中,出现了“憐み”一詞。汉字学的专业本能噌地让我意识到,原来日文里面“怜”“憐”是两个不同的字,也就是说,“怜(rei)”在这里肯定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可怜、可爱”的意思,中文发音也不是lián。于是就去小小考据了番,得出的结论是:“天现寺桥 怜”里的“怜”中文应该读成líng,意思是“聪明、狡慧”。
在现代,自中国大陆实行简化汉字以来,“怜”作为“憐”的简化字是一个较为常用的通行字,然而,“怜”并不是简化汉字的人后来造出的,而是在我国中古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廣韻》:“怜,心了,黠皃(貌)。郎丁切。”“心了”就是心里明白、了悟,“黠皃”就是有智慧的样子,大致都是在讲人很聪明机灵、洞察事物。“郎丁切”是古代的记音方法,取“郎”的声母,“丁”的韵母和声调,合起来拼成要解释的那个字的音,再结合古代音韵转变规律,转换成我们今天汉语拼音,应该读成líng。日文里面“命令”的“令”发音是rei,可见在汉、日转音中,今天普通话的“ing”,日语读成了“ei”。而普通话的“ian”,日语一般读成“en”,如将“蓮”读成“ren”。玩过游戏的都知道,主角“天现寺桥 怜”的“怜”的日文发音是rei,它的偏旁“令”是提示发音的,那么,根据刚才提到的规律,它的汉语转音应该读成líng,相应的意思也就是聪明伶俐了。
作为人名来讲,不管是解释成“怜爱”还是“可怜”,都是说不过去的。再怎么是阴阳师家庭想法不一致,也不可能给自家小男孩这样取名。而希望小孩聪明,取名“怜”,正是一种美好的寄寓。这样看来,主角“怜”的名字还是很符合他的性格特徵的,怜确实是一个玲珑剔透的聪明人,喜欢讽刺,带些狡黠。这个字无论从字形和发音也都很美,很适合他。
而“伶俐”一词,其最早本字当作“灵利”,曾良《敦煌佛经字词与校勘研究》(80)曾引用佛经对此有过论述。古代“令”不光有lìng,表示命令的音义;而且还可以读为平声,表示美好义,《诗经》里面的“令闻令望”便即此。“灵利”、“聪灵”等词在佛经中可见到,表示聪明伶俐,因“靈”字笔画多,俗书或记音作“令”,“灵利”便成“令利”二字。后来人们又觉得“令利”跟人有关,故加“亻”旁,成为“伶俐”,或者改换作心旁作“怜”。
检索现有文献,可发现“怜”字出现的比较晚,大概为南北朝隋唐产生的,则其产生发展轨迹大致能与上说合。但是“怜”却又很早就作为“憐”的简体俗字在使用了。《干祿字書·平聲》:“怜、憐,上俗下正。”至于今天,为何“怜”专门表示“憐”了,一方面“伶俐”用得还是比“怜悧”多,承担这个词意义的几乎都交代在“伶”字上了;而本身“怜”作为“憐”之异体也用得很趁手,于是就像是双胞胎一样,本来毫无分别,但却还是走上了属于自己的别样人生。后来汉字简化方案一出,硬性规定“怜”就是“憐”,读音和意义都确定下来了,“怜”本来的读音和意义为我们忘却,在日文中却还传承使用着,在一些日文游戏脚本中,我确实还能看到“怜悧”一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