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劳动教育在家庭中扎根
(2023-04-19 15:43:19)劳动对于学生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是实现人的健全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劳动教育升级为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劳动教育开展在校园里“落地生根”。然而,劳动教育在家庭中依然缺失严重。家庭教育该如何让孩子发现劳动之美,体验劳动乐趣,是一个待解难题。(3月29日《工人日报》)
一般来讲,人们眼中的教育,通常是指知识教育,是上学读书识字,是精神世界的充盈。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劳动教育在学校如火如荼地落实,但在家庭中还不太被认可。因为在当前,很多家庭教育孩子的普遍做法,是实施爱的教育。但这种爱往往是超量的,人们选择疼爱甚至是溺爱,就不太可能让孩子参加体力劳动。
试问,谁不想让自家的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作为呢?于是人们只想着让孩子变身“学霸”,在学习方面用力过猛,结果造成其它方面“瘸腿”。尤其是在劳动教育方面更是大包大揽,替孩子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铺床跌被等,只是为了省出时间让孩子来专心学习。但殊不知,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的严重匮乏,让这些孩子缺乏自理能力,还可能会因劳动观的扭曲而变得好逸恶劳。
家庭要分担学校劳动教育的压力。尽管很多学校开设了劳动课,但是学校是集中学知识、长见识的地方,学校的主责主业就是教书育人,这就需要家庭更多地担起劳动教育的责任。在学校全天候学习,回到家中继续学习,甚至周末也不停歇,这样的教育是悲哀的,这样的孩子也是痛苦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造就栋梁之材。既要让孩子在学校专心学习,又不能让孩子偏科,家长们就要分担学校的劳动教育压力。鼓励支持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仅能培养他们的独立动手能力,还能增进亲情、增强责任感。
谁家的孩子不是家长的心头肉呢?但爱孩子的正确方式有千万种,最不可取的方式就是溺爱。简单劳动不仅不会让孩子受到伤害,反而让他们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劳动教育在家庭中扎根,让孩子学会吃苦,不断接受挑战和磨砺,不做温室里的花朵,只做能经风雨的松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