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学龄儿童吃好,家长需“充电”

(2022-06-22 15:58:13)
  学龄儿童指符合普及义务教育入学年龄阶段的儿童。学龄儿童的膳食需求,与学龄前儿童和普通居民等有着不同的特点。学龄儿童因为学习时间长,生长发育迅速,学习竞争压力大等因素,对膳食营养的需求较高。让学龄儿童不在身材、智力、学习等方面输给同龄儿童,家长应先“冲冲电”,从让学龄儿童吃好做起。
  近年来,我国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有很大改善,但面临的问题仍值得关注。一方面,学龄儿童营养不足依然存在,钙、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营养素摄入不足还十分常见;另一方面,学龄儿童偏食、挑食的行为习惯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超重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增长趋势明显,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让学龄儿童吃好,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比如,学龄儿童应当吃什么、吃多少,他们能吃(饮)什么,不能吃(饮)什么,如何选择、加工、制作食材,如何防止学龄儿童身材长成“豆芽菜”、“小胖墩”,如何防止和避免不良饮食习惯抑制或者助推儿童的成长,《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新增了五个原则,对儿童膳食结构给出了科学的标准。
  家长要相信科学,按照《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安排学龄儿童的膳食。以为几代人的生活习惯都是这样过来的,学龄儿童的现行饮食标准已经很好了,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不把《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放在心上,这本身就是对科学的怀疑,对学龄儿童健康成长的不负责任。
  按照《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安排学龄儿童的膳食,家长要学会烹饪。选择和制作食材,是一个实践性、科学性较强的日常事务,高温油炸可能让食材味道更香,更符合学龄儿童的胃口,更能刺激学龄儿童的味觉,却可能因为不恰当的操作方式,破坏食材的营养,使食材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有害于学龄儿童成长。这是需要每一个家长关注的。
  现实中,在学龄儿童感受到压力时,学习成绩出现波动时,考试获得较高分数时,许多家长都以安慰、犒劳、满足要求等形式,按照学龄儿童的意愿,购买或提供诸如网红食品、油炸食品、含糖饮料,让学龄儿童饱餐一顿,既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也确保家长在学龄儿童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这种情况看似不会伤害学龄儿童,却可能使学龄儿童养成不良的饮食习惯,加大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使他们未来饱受折磨。
  一个合格的家长,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分数,带领他们上多少校外培训班,更重要的是,家长要从科学的角度,学会营养均衡配比,为学龄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可口的饭菜,让膳食和营养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使学龄儿童逐渐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