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计算题归类及有效解题策略
(2017-06-20 15:44:05)
标签:
365 |
一、
例
1 :取 2 g 二氧化锰放入烧杯中加入 100 g
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 98 g,
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生成氧气质量 = 100 g + 2 g -98 g = 4
g
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为 x
2H2O2====2H2O +
O2↑
68
x
68\32=x\4g
x = 8.5
g
则该过氧化
氢 溶 液 中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 8.5g\100 g × 100% =8.5%
.
二、
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已知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及析出沉淀的质量,求反应后某生成物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题方法: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则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
析出沉淀的质量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用析出沉淀的质量去求其他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溶质质量,最后用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关公式去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 2 某同学取硝酸银溶液的质量为 25 g,
滴加某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溶液为 36.5 g,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沉淀的质量为 14.35
g。 计算( 1) 该稀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 2)
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HCl + AgNO3 = HNO3 + AgCl↓
36.5
x
143.5 g/14.35=36.5/x
y = 6.3 g
(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HNO3 , 生成的 AgCl
沉淀
既不是溶质也不是溶液.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
= 反应前各物质
的总质量 - 析出沉淀的质量 =25 g
+36.5 g -14.35 g =47.15
g。
因此,反应 后 所 得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 =
6.3 g/
47.15 g ×100% = 13.4% .
三、
已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判断反应物或生成物或求
某未知物质的质量。
解题方法:
主要掌握以下三点。( 1)
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
物,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
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
( 2) 根据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等于各
生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求某未知物质的质量。(
3) 如果结合方
程式进行按比例式计算,各相对原子质量要求乘计量数。
例 3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A、 B、 C、
D 四种物质,
在一定
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9 |
2 |
22 |
1 |
反应后质量/g |
x |
2 |
6 |
21 |
( 1)
这一反应类型是_______
,x =_______ g.
( 2) 由表 1 中数据分析可知, B
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
也可能是该反应的_______剂。
( 3) 若 A 与 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8∶16,则 A 与
C
的化
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
解析:
根据题意, C 的质量减少, 则 C 是反应物; D
的质量
增加,则 D 是生成物; B
的质量不变,则 B 可能是催化剂; A
的质量反应后未知,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判断是反应物
还是生成物。
因为 Δm( C) = 22 -
6 = 16 < Δm( D) = 21 - 1 =
20
所以反应物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物增加的质量。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各反应物减少的质量总和应等于各生
成物增加的质量总和,所以 A 是反应物。
又因为
Δm( A) + Δm( C) = Δm( D) ,则( 9 - x)
g + 16 g = 20
g,x = 5 g.
由于反应物为
A 和 B, 生成物为 C,
因此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 3)
设 A、
C、 D 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 a、
c、 d; 因为 Δm( A)
=4g,Δm( C) = 16 g
aA + cC = dD
8a
4g
8a/16 c =4 g/16 g
答案: ( 1) 化合 5 g ( 2)
催化剂 ( 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