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国大计量金融专业(Quantitative Finance)介绍

(2016-03-09 15:23:21)

http://s3/bmiddle/003ELvSCzy6ZYJGHyJIc2&690Finance)介绍" TITLE="转:国大计量金融专业(Quantitative Finance)介绍" />

背景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马科维茨(Markowitz)提出量化投资组合模型之后,数学在金融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七十年代偏微分方程形式的布莱克·舒尔斯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 model)的提出更是在金融市场中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在如今的金融领域,交易和投资决策的制定以及风险管理运用了大量的数学模型;同时,愈发复杂和智能的模型也在逐渐创造新的交易投资模式(例如:量化交易 Algorithm Trading)。与传统的投资银行以及交易销售业务不同,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学模型需要很强的数学功底;开发这些数学模型则有着更高的门槛。

   计量金融专业也正式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专业还有很多别的名称,例如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数理金融(Mathematical Finance)等等。它们指的都是上面所述的近几十年来在金融领域中逐渐兴起的分析方式。

   区别于传统金融的分析方法,比如基本面(Fundamental Analysis)和技术面分析(Technical Analysis),计量金融更倾向于构建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辅助运算来模拟和分析金融市场,然后基于分析的结果做出交易,投资,以及风险管理的决策。在华尔街作计量分析的人一般被称作宽客(Quant),他们最初大都是从数学和物理的博士甚至教授转行过去的,比较著名的有文艺复兴公司(Renaissance)James Simons(陈省身的学生)。后来一些大学针对业界对宽客的不断需求,开始培养金融工程硕士(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而QF本科学位的出现则是近十几年来才有的事了。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专业,QF专业可以放在不同的院系中,比如香港科技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的QF都属于商学院,北大的金融数学系在数学学院内。和北大一样,国大的QF专业落在了理学院数学系,同时与商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合作办学,有着丰富的金融和计算机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专业介绍

    QF在理学院内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个人认为最为特殊的一点是每年QF招的人都很少(大概30-35个左右),不同于数学/应用数学和统计专业。因此,对QF有兴趣的同学必须要在填写申请表格(http://ww1.math.nus.edu.sg/undergrad.aspx?f=UP-QF#Application_Procedure )并提交给数学系办公室后才有机会被考虑录取;如果竞争太过激烈,招生委员会还会对一些申请者进行面试从而择优录取。今年的申请截止日期是七月16日下午5点(新加坡时间),面试日期会在七月2223号,录取结果会在七月24号公布。其他的重要信息全部可以从数学系的网站上得到(http://ww1.math.nus.edu.sg/undergrad.aspx?f=UP-QF )。

   第二个特殊的地方则是QF是一个荣誉学位计划(Honors-track program),其默认培养轨迹是四年制的荣誉学位,也就是说即使你的GPA没到3.5也可以读第四年的荣誉课程。不像理学院其他大部分专业有着硬性的3.5以上才能读荣誉课程的规定。当然, 你也可以自愿的选择三年以非荣誉学位毕业,不过得单独和学院申请。

   一个QF学生的典型特征就是每天在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和商学院之间来回穿梭。根据最新的课程安排,在荣誉学位要求的24门专业课中(http://www.nus.edu.sg/registrar/nusbulletin/faculty-science/quantitative-finance ),有:

·                                 6-10门传统数学和统计课程(理学院数学系和统计系授课)

·                                 6-9门计量金融(QF)和金融数学(MA)课程(数学系QF专业授课)

·                                 4-6门传统会计/金融(ACC/FIN)课程(商学院授课)

·                                 2-3门计算机(CS)课程(计算机学院授课)

      QF在大三大四的时候有相当程度的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偏向金融,计算机或者数学。我自己对传统金融比较有兴趣,所以选择了比较多了金融课程。

       QF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以下核心技能:

·                                 数学理论以及模型

·                                 统计模型

·                                 编程理论以及模型

·                                 金融理论

·                                 金融产品以及金融市场

   个人认为,单纯从课程来看,QF的交叉学科特性是一把双刃剑。我们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我们有着扎实的数理基础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有金融及计算机背景。这种复合背景能够让我们胜任很多工作,尤其是那些需要很高数学功底的金融业的工作;同时,如果决定深造,复合背景能够让我们有更多选择,比如QF的学长学姐们有的去攻读统计和经济的PhD,也有的去读金融和金融工程的硕士。不足的一方面是我们在课程的深度上可能略微逊色与单一学科专业,例如在理论程度上不及数学,在实际应用方面不及金融。但是个人认为只要能够认准自己的兴趣,再在上面多花功夫的话,这个不足是完全可以弥补的。


参考学习计划(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课程以

参考评论

大一上

· MA1101 线性代数,数学基础

· MA1102 微积分,数学基础

· CS1010 编程理论,计算机基础

· ACC1002 金融会计入门,金融基础

· Freshman Seminar/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 大一上学期一般是修读基础课程,这四门课程各自是数学、计算机和金融的基础,打好基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选修课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大一下

· MA1104 多元微积分,数学基础

· CS1020 数据结构和算法,计算机基础,建议学CS1020E (C++语言),因为C++语言目前在业界的应用最多

· ST2131 概率论,最重要的统计课程之一

· MA2108(S) 数学分析,最重要的数学课程之一

· Freshman Seminar/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 继续打基础,不过这学期的几门课程都非常重要,建议多花时间认真学习。

· 同时,这一学期的数学和统计课程会将会是你接触数学理论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好机会。

大二上

· FIN2004 金融学,接触传统金融理论

· MA2213 数值分析,理解如何近似求解方程

· MA2101(S) 线性代数2,更加理论的线代版本

· MA3269 金融数学I,现代计量金融入门

· 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 金融学的课程非常重要,很多东西会一直用到。

· 数值分析的课程传达了在业界非常非常普遍的一个思想,当我们无法求得方程精确解的时候,我们尝试得到一个近似的数值解。

· MA3269真正意义上开启了计量金融的大门,你会学习期权知识,接触Risk Neutral定价和Black-Scholes模型。

大二下

· QF3101 学习金融产品的理论和计算

· ST3131 回归分析,非常重要

· FIN3101 公司理财

· 一门数学(MA)或计算机(CS)或统计(ST)专业选修课程(Elective)

· 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 QF3101会让你接触到很多重要的金融产品,比如美国国债,逆回购以远期利率协议等。非常酷炫也非常重要。

· 回归分析应用非常广,同时也是统计里面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

· 公司理财是传统投行业务(并购与重组,股权/债券资本市场)的基础。

· 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兴趣选择。

大三上

· 考虑海外交换或者学期实习(UPIP)

· MA4269 金融数学II,继续深入学习B-S模型

· FIN3103 金融市场,传统金融角度的金融

· 两门数学(MA)或计算机(CS)或统计(ST)专业选修课程(Elective)

· 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 安排可能受到学期实习或海外交换的影响

· 交换和实习都是很宝贵的机会,推荐大家至少参加二者之一。

· 专业选修课程可以根据兴趣选择。

大三下

· 考虑海外交换或者学期实习(UPIP)

· FIN4112K

· 一门数学(MA)或计算机(CS)或统计(ST)专业选修课程(Elective)

· 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 单独推荐一下FIN4112K,这门课我真的非常推荐。这门课是真正将我们所学的很多理论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市场中;同时,这门课还会教你如何使用彭博机(Bloomberg Terminal),最有名的金融数据库终端(个人认为没有之一),该机器价格非常昂贵; 然后,这门课的教授身经百战,经验非常丰富,还会请一些业界的重量级人物来分享经验(我那一年请了大摩(Morgan Stanley)东南亚研究部的负责人和GIC外汇交易部的前任负责人)

· 如果你不确定今后是想进入业界还是做研究,这门课可以让你体验一下业界的感觉,从而帮你更好的做决定。

大四上

· QF4102 金融建模,侧重于期权定价和Matlab

· 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如果还没有学完的话)

· QF4199

· QF4199是毕业论文,12个学分(相当于3门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

· 大四留给自己的空余时间比较多,可以好好用来找工作或者申请学校

大四下

· QF4199

· 一门选修课程(UE)/通识课(GEM/GEK)/其他Faculty Requirement (如果还没有学完的话)

· 同上

双学位(Double degree),双专业(Double major)和辅修专业(Minor)也是比较流行的,由于QF的交叉学科特点,很多课程都可以充当两个专业的要求(有上限)。流行且实用的搭配有

·                                 QF + Business 双学位 (需要自己拟定学习计划+申请+面试,竞争激烈)

·                                 QF + Management 双专业/辅修

·                                 QF + Economics 双专业/辅修

·                                 QF + Statistics 双专业/辅修

·                                 QF + Computer Science 双专业/辅修

   有选择性的学习另外一个专业的课程往往可以和QF自身的课程相辅相成,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也可以弥补一些之前所说的QF的短板。

就业&深造

  就业方面,毕业生主要在金融领域工作。在金融方面,主要从事的领域有交易业务(Trading),投资银行业务(Investment Banking),资产管理业务(Investment Management/Portfolio Management),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定价(Pricing),财务/产品控制(Finance/Product Control),运营(Operation)等。由于QF的交叉学科特性,部分学长学姐们也在其他的领域小有建树。就职的企业主要集中在跨国投资/全能银行、基金、咨询公司等。总的来看,QF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还是比较强的,在此感谢一届又一届学长学姐们建立起来的良好声望。但作为中国学生,我们必须承认在某些软实力方面我们还有待加强,比如英语口语,人际网络等方面。所以我的建议是尽早开始在这些软性的技能方面下功夫。

   可能有的学弟学妹会纳闷,为什么QF就业没有去做宽客(Quant)的,QF不就是培养宽客的吗?这里就说到QF本科一个比较尴尬的地方了:现阶段的Quant主要分两种,Desk Quantitative AnalystQuantitative Trader(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两种Quant工作一般都有一个最低学历要求,以前是必须博士毕业,现在大部分是要求硕士毕业。这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是Quantitative Finance本科毕业,我们能直接成为Quant的概率很小。所以大部分想要成为Quant的学长学姐们都选择继续深造,金融工程硕士(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是一个很热门的选择。当然,也有一些学长学姐想从事教学或者研究领域的工作,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攻读相关领域的博士学位。就读的学校主要为欧美名校(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纽约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和本地的国大、南大以及新加坡管理大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