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申请心得
(2016-02-18 20:59:11)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申请心得(长春09届 子舒)
这是篇long overdue文章,申请law school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的事情了,但是直到第一个学期结束才把这段申请经历写出来,也是拖延症晚期的一种表现。不过现在看到还不晚。
因为这篇章主要的针对群里那些想留在小岛的,一直把法学院当作dream/还在犹豫不决/有申请意向的伙伴们和伙伴们的爸爸妈妈们。小岛的申请要在三月中旬Alevel 成绩出来之后才全面启动,所以大家还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和准备。
我觉得申请是个很主观的事情,law school虽然难进,归根结底每年还都有sm1的同学被录取,所以,如果要是你哪怕只有点想学法的冲动都可以考虑报名,因为这个并不影响你其他专业的录取。
简之,本来你只想学accounting(会计),但是你可能觉得学法也很有意思,不失为一种选择,那么你完全可以把第一志愿填bachelor of law, 第二志愿再选BBA。没有被law school录取不意味着你被第二志愿录取的率会减少,因为像没有面试的专业的录取般都是非常客观的,有一定的标准,尤其是对于ALEVEL成绩的要求,只要成绩达标了,基本上就没有问题。所以大家有时间和兴趣就可以申申,基本上是有益无害的选择。
在进到我的自述和回忆之前,顺便简单的科普下law school申请的知识。小岛共有两所本科的法学院,一个是新加坡国学(NUS)很早之前创办的的,另外一个新加坡管理学(SMU)与几年之前刚刚创办起步的。两个学校的申请都是Alevel结束之后。但是这需要注意的是,SMU的申请还是早点较好,因为他的interview是按照申请顺序通知的。简之,申请的越早,受到interview越早,得到录取结果就越早。我记得我是在截期前天才申请的SMU, 所以当我接到SMU interview通知的时候NUS的录取结果不仅已经出来了,且连accept/decline NUS offer的截止期都已经过了。因为当时已经决定不留在小岛了,所以就直接推掉了SMU的面试,但是作为任何一个想留在小岛学习law的,尤其是当NUS申请结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就会面临学校和专业迟迟定不下来的问题。所以建议大家早提交SMU的offer。NUS所有的interview和test都是大家同步的,所以什么时候交申请都可以。
我没有申请NUS的Bachelor of Law, 就是四年的law school,因为当时我想学商和法,觉得这样更有针对性,就申请了doubledegree in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and law。这个双学位是五年毕业,前两年着重学法,后两年学商,最后年是实习和两个学科同时进行。如果在学习了年之后你不想要这个双学位了,你可以选择修法律或者商的单学位,放弃另外一个。第一年没有申请到双学位的也可以在第一年以后申请加入。但是这个局限就是万一你以后不想学了,你只能继续进修你的本专业。好比你原来学商,第二年考上了这个双学位,那你不能最后放弃商转去学法,只能退回去继续学商。但是作为第一年就考取的学生,实在不行的时候可以两者任选其一。
两个学校申请的第一步都极其简单:就是general application,和这个学校的其他专业一起申请,填写你的基本信息成绩什么的。然后一般学校都会选择部分成绩较优秀的,NUS据说是4A以上的进行接下来的审核。Shortlisted的申请需要做两个test, 一个是written test, 也叫apptitude test,就是笔试;另外一个就是面试。SMU的应该是面试之后或是之前有个笔试,因为我没有去他们的面试所以并不权威。NUS的是800个shortlistedcandidates同时进行面试和笔试。
接下来详细讲述下NUS申请的过程,先讲下笔试(应该是在面试之后)。笔试的然状况是:两个小时,在华中,总共有800个人参加,场面非常壮观。测试没有固定内容,但是大致考察的是你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个有点像我们A-level 经济和GP的合体。我记得我的面试官在最后问我:are you condent for your written test tomorrow?
(你对明天考试有信心么?)我说:I am not
sure,actually, cos I have no idea what it will be like.
But Iwill try my best.(
我说其实我不太确定,因为我不知道题是什么样,但是我会努的)然后她说:Don’t worry. It
will just be like another
General
笔试较难的一件事就是难准备。因为考试之前没有past year paper可以看,每年考试的内容也不样。我先是问了RJ去年也考上这个专业的神学姐,大致了解了下,不过感觉考试题还是相差甚远。我也在这说下我记忆中去年考的题,仅供家参考:没记错的话有两道题,一道是关于chinatown vendor protest,另外个是关于little indian protest,context都是时事政治,所以建议大家在考试前准备的时候多看下近期的新闻或者前段较重要的头条。我们虽然压不上题,但是能大概知道这个事件原始以及别人的想法和看法,更重要的是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会出现些相关词汇在论述的观点的时候可以上。因为我们不是native speaker,所以很多时候光了解一个事情还不够,我们必须得掌握一些和这个领域有关的词汇,比如说到law,我们就能立刻想到judicialprocess,infringement, etc, 这样写出来的东西看起来就更专业,更成熟。
题目的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大致意思就是描述了个聚众抗议的场面,(好像是一个人偷了东西要逃跑,然后摊主们就上来围住了他的车,然后一直对车里的偷东西的人进行口头的挑衅),然后题分成个题,从浅到深,给你些相关的法律条令。问你这些摊主们到底有没有违法,如果违法了,违反了那条法令,最后让你解释为啥?有可能还问你,反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他们这么认为,有什么证据?
其实要是仔细分析下这就是个解剖开的GP essay或者经济的个casestudy。先问你这些违反了那条法律。然后问你为什么,这时候你就要论证你的观点,通过举例或者分析。最后进行下总结。
我考试以后想了下,归根结底,就是你要找到的立场,也就是到底有没有违法,找到立场之后去论证,一个字一个字的推敲,这些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只要你说的有理有据能使人信服, 抓住重点就没什么问题。
但是回答这类问题确实有个窍,就是咬文嚼字,看定义。举个简单的例子,如protest是违法的件事情,protest的denition是agroup of people doing A, resulting in B. 这时候论证摊主们的行为到底属不属于protest就是论证他们的行为到底是不是A,有没有导致B这样的不良影响。再如,’threat or pose a threat’ 就是很controversial的个词,摊主们叫嚣偷东西的的算不算threat 这就要看denition, threat是理解为’intention’ to hurt,有这个意图就可以了,还是要真正落实到actions
上。‘having the Intention of doing something is differentfrom the fact that someone has done something.’
说完笔试就说下面试,面试大概在nus faculty of law,就是circle line botanic garden那,建议大家早点去,我当时还穿了businesscasual,鞋还不太舒服,走了一圈才找到,差点迟到。
面试之前需要填写个resume,最后让你写个why essay:why law school? Resume的部分不是很长,几个小问题,好像和专业都没什么关系,就是你以前做过什么activities活动之类和自然情况,写你觉得对你有帮助的就ok了。why essay部分其实三百字就够,我是在试面之前找了一个下午坐下来问到底问什么想去lawschool,然后一小心就写了两页多,严重超过了字数。
但因为是写的东不舍得删,觉得essay讲述了我的心路历程非常真实,少了哪个部分都不完整就还是决定直接把这稿交了。
resume和这个essay是要在试之前打印出来试的时候直接递交给面试官,建议大家最好打两份,两个面试官份,然后他们再从这问问题。所以我觉得这个resume写的越relevant,越简洁越好,你想讲什么,想让他们问你什么就写上去什么。面试每个人有时间限制,因为面试的很多,所以个好像都只有十五到二十分钟左右。进门之后老师先和你客套下,聊聊什么你叫什么名字,从哪来,到哪去,为什么到新加坡。我觉得作为sm1,我们的经历很路历程常独特,面试官不是中学老师,都是professor,感觉他们对JC的学校状况,以及sm1这个事情不算了解,所以这个问题上稍稍可以准备下。
在A和你客套的同时B就在看你的resume,准备对你发起下轮进攻。我的面试开始的非常尴尬,老师问我为什么没有把lawschool作为第一选择,我就傻了,我虽然没把law写成第一志愿,但是double degree不是一样么,于是我只好说,我说感觉较risky,风险太大,然后老师说: oh, that makes sense. (说得通)这个事情就很尴尬的过去了。
然后他们就开始问我essay写的东西,先是我对GP这个学科的热爱(再次强调我们不要assume招生官充分了解JC学习的活,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Gp到底是什么,我还花了很多和他们解释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东西。)我在essay详细描述了我对gp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努之后的回报,就是进了GP 的dean list。这种类似的经历其实每个人都有,你对某个学科或事情的热爱,然后你从中收获了知识得到成长。我这个例子在essay和面试里有两点,是因为GP和法律还是有很多联系的、激发了我的兴趣,另外一点就是说明再challenging的东只要我有passion,愿意付出努力就能克服障碍取得成功。面试的时候我说我不是native speaker, 所以学习这个学科对我来说很challenging,包括英语的提高。然后老师就问我:if you are not a native speaker, are you then
condent of goint to law school, because law schoolrequires a high level of language prociency. (你不说英语,那你现在有信心学法么,因为法律对语言要求本身很高)。我回答的意思就是GP开始也是我不擅的东西,但是只要我付出努力,对法律有passion就能学好,就像学习GP一样。
然后就聊到了我们下乡支教的和张睿姐以及长春的伙伴们一起的这个项目, 也是我写在essay的。真的是要相当感谢下乡分队的同学们和家长们能够不遗余的支持这个活动。我确实感受到了初为人师的欣慰也收到了很多触动,因为education inequality(教育的不平等), just like any
other inequalities, perpetuates in our society。我在面试说这件事情对我是个激励,算是我想学法的个原因之一,去帮助别人。其实why law?这个真的是个特别不好回答的问题,特别cliche,不能说那些低俗的原因,什么看起来很酷想赚钱,那大家翻来覆去说的就是,三观端正乐于助人。但是有的就能把这个事情说的不那么官方,比较真实,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结合自己的经历,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产生了乐于助人的想法。我说的就是城乡教育不平等的事情,因为那些和我们一样的学生没法得到更好的老师和设施,无法获取知识,导致我们走上不同的道路。然后面试官觉得我讲的太笼统了,让我讲些例子。我就举了些支教时听来的很真实的例子,比如学校为了得到市政府的拨款要花3000块钱请客吃饭,我说学年的班费才800元,很多就因为交不起这800块钱没法去县里好点的中学读书,吃顿饭的钱能让好几个孩子读一年好书。
但是我记得两个面试官听完都很感慨,两个一直在说:this is just outrageous, isn'tit? (这些事情太让气愤了)其实我也知道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改变何其难,且有的可能会觉得这些想法很幼稚,或者气愤。但我觉得在面试,面试官是想看到一个真实的你,只有你说出来的东西让他们觉得真实,能给你足够学习法律的原因和动力,他们才能信服,知道你学习法律不只是为了钱或者其他东西,也是为了法律本身。
所以我觉得就是你的英语没有native speaker那么流利,没有那么夸夸其谈都没有太所谓,重点是把的内容想法传达给面试官,你的笔试和alevel成绩已经说明了你的学业的优秀。
然后面试最后就准备两个问题,问下面试官就好了。他们肯定会问: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forus?没准备貌似不太好,好像你不是非常热心,但是也不要准备那种特别显而易见的,在网上随便搜下就得出结果的,那就是为了问问题而问问题也不好。
很多可能会问两个小时的笔试和二三十分钟的面试哪个更重要。如果你到网上搜下,确实有一种比较dominant的说法是,面试最重要,笔试一般只是在两个面试不相上下的时候作区分的个依据。但是我觉得每关都很重要,因为大家alevel成绩差的不太多,真的不分上下,所以笔试回答得不好肯定对申请没好处。
还有一点要说的就是大家准备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看什么法律条款然后试图背下来,这是费力不讨好的件事情。因为用到的法律条款到时候试卷上都会给出来。有一点大家可以记住的:law school的professor想要招的是有学习法律潜质的,并不一定需要你具备特定的法律知识,因为我们毕竟才JC毕业,有相关经验和知识当然好,没有也不要慌张。与其去科普知识,不如想想以下的问题,who I am? why do I want to go to law school? what kindof applicant law school is looking
for? what kind of person i am? What am I good at withrespect to law? What are some of the
qualities a lawyer must have? 还有就是你的past experience,你的什么经历体现了你是什么样的人,或是激发了你对law school的兴趣,能够帮助你的申请,能够在你今后的学习中有所帮助?
但是当时面试官确实问我了一个问题就是:what is law? (啥是法律?),准备的时候我特意查了字典和网上的解释,很短的两句话我就背下来了。我感觉在这里面试官不会太为难你,只要你不为难。也就是说,你只要确保你在沟通的过程中提到的法律词汇你知道什么意思,you know exactly what you mean by ‘xxx’ 就可以。但你要是说了一个你解释不清楚的东家恰好问了这个是啥,那到时候就故弄虚似的傻了,还不如不说。
最后我觉得能被law school录取也是种幸运,虽然最后没有去,但是也算是我梦想的实现,或者梦想的开始,who knows. 希望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个遥不可及的东西,说服了自己才能说服别人,你如果相信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就不断问为自己什么这是我想学的东西,找一个更人性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就够convincing.最后的最后希望同学们能多找学姐学长了解law school的生活,感觉有利有弊吧,也有学姐和我说她觉得 it is quite competitive and it is not conducive to personaldevelopment. (家竞争观念很强,不太有益于个人发展,这个主要是指没有时间探索其他领域或者发展的兴趣)。希望家最后都能圆满。如果有申请的问题也欢迎家来问我。(注:作者最后选择了美国的弗吉尼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