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教高考导向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专题讲座

(2023-03-29 16:18:17)

题目

职教高考导向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专题讲座

授课对象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人员

授课时长

2-3天

授课

教师

简介

王迎新:教育学者、硕士生导师,国培讲师、长期奋战在教育一线的践行者和研究者。出版论著5部,承担省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教育科研课题6项;承担省级以上教改项目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0篇,核心期刊一篇;撰写原创性文章700余篇,推送在个人公众号王迎新工作室;全国各地开展讲座交流100余场。

授课内容

一、中职升学就业的适应性分析

(一)  中职学历教育的两种基本类型1.就业型2.升学型3.升学就业协同发展型

(二) 各种发展类型的适应性分析1.就业教育应该是中职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2.对口升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3.单一的发展类型一定程度上减弱了中职学校抵御风险的能力

(三)当前形势下,升学、就业两条路径发展的策略1. 升学是为了高质量就业;升学就业协调发展灵活调整2.当前就业形势下,中职学校提高质量的前提下,就业宜做小做精3.升学要做大做强(1)省部共建职教高地政策要求:中职----高职----应用本科---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职教体系开通(2)中职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教育需要与高等教育上下贯通(3)学历仍然是学生与家庭的接受教育的主流意愿(4)一定行程度上缓解了经费短缺导致的发展瓶颈(5)部分职业学校在职教高考中显示出了强劲的竞争(6)职教高考的竞争力成为吸引优秀中职生源的重要力量

二、职教高考导向下教学管理存在实践运作分析

 (一)目标指向:最大程度提高职教高考升学率和升学规模

 (二)职教升学的类型 1.3+2联合培养大专班; 2.3+4联合培养本科班; 3.职教高考升学班; 4.实验班(不成功) 5.单招

(三)承担升学培养任务的部门设定类型一:学校开设专门的升学教育部门类型二:专业内部的升学班

三、职教高考教学管理运作的主要原则(一)初心引领,贯穿始终,防止跑偏的原则(二)利益协同上下一致的原则(三)运营管理效率至上的原则(四)分工明确、流程清晰、分工协作顺畅高效的原则

四、职教高考管理实践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课程开设的问题 1.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开设课程2.以高考升学考试科目为中心开设课程3.以学生成长需求开设课程4.课程开设的前瞻性(预测:思政教育考试的前瞻性分析) 5.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

(二)关于师资调配的问题1.学校范围内统一调配师资的实践分析(1)优点分析(2)缺点分析2.专业范围内调配师资的实践分析(1)优点分析(2)缺点分析3.师资调配整体原则:(1)宜统则统、宜分则分(2)相对稳定性原则4.班级层面师资调配的实践(1)自由结合的原则(2)教师与班主任高效合作原则

(三)关于过程性管理的问题1)三年过程与学年、学期过程一致(2)过程管理服从于目标管理(3)防止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损伤(4)过程性管理内容:内容、进度、事故

(四)职教高考教学管理的“控”与“放”1.控与放的标准(1 点的选择(2)度的把握

2.方向的问题(1)方向:防止跑偏(2)提高效率,减少扯皮和内耗3.工作主体合作(1 协同合作;(2)扯皮内耗:原因、表现4.奖与惩(1)点的选择(2 度的把握5.检验标准

1)工作主体是否出现了无所适从不知所措(2)是否限制、挫伤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6.典型教学管理现象评析 (1)什么才能推动老师的上好每一节课?职业良知/职业道德?利益引导与激励机制? (2)班主任难道不关心学生学到多少东西吗? 3)任课教师就不怕耽误自己的教学吗?(4)重管理轻教学的现象?

(五)关于班主任的选择与连续性问题

 1.升学班班主任选择考虑的问题 1)能力的问题(2)持续性的问题(3)本班级任课周期的问题

五、职教高考导向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运营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关于考核评价的问题1.考核评价的基本原则:(1)过程与目标一致的原则(2)阶段性与周期性一致的原则(3)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原则

2.考核管理运营基本路径(1)教师工作与利益的关系(2)利益与考核的关系(3)考核与制度的关系(4)制度与领导层的关系

(二)任课教师考核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语数外文化基础课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2.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3.非考试科目考核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4.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课考核评价的问题与对策

 (三)班级考核机制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1.班级考核的主体问题与对策2.班级考核过程与目标统筹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班级考核的泛化的问题与对策 4.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矛盾冲突与解决路径5.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矛盾冲突计解决路径

六、高职升学教学管理的几项建议

 (一)注重规模效益(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 1.尽可能的扩大升学规模基数(能升学就升学)

 (二)班级教研与学科教研要重实效 1.注重频率适度2.有事必议;议而必决;决定后必须执行  3.不要走形式

  (三)氛围的营造至关重要1.思想灌输,培养欲望、看到希望 2.往届学生现身说法 3.校园文化与氛围 4.上下一致

  (四)考核评比的频率选择和实效性考量 1.防止过多与过少 2.尽可能避免无效与负效的考核评比 3.防止学生评教出现的负面效应

  (五)利益分配中的倾斜与效率1.教学成效至上2.教师合法利益至上3.目标梯度与拉动作用

  (六)密切研究政策动向并做出相应的及时的调整1.高考政策动向,优惠政策会很快落实

 2.精准预测命题的变化动向

  (七)关于职教高考师资队伍1.选择适合的教师2.师资队伍锻炼的连续性3.注重提升师资队伍培训,尽可能培养省内学科带头人4.注重积极性的保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