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管理层级运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3-03 11:49:39)第一节管理层级运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管理层级不健全,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运作中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或者说落地是提升管理效益的前提条件。但是很多职业学校在教学管理的构建中只有学校教务处和各专业教学管理层级,甚至有的学校学校教务处大权独揽一管到底致使教学管理在专业一下层面落实中大打折扣。现在相当部分学习都把教学管理的层级设置到学校教务处和专业教学管理层面。据课题组调查没有学校落实班级教学管理和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主体地位,致使教学管理在专业及以上层面就卡住了,管理措施无法落地,教学运营的效率自然不高
(一)班主任的班级教学管理层级缺失,管理权利和义务没有制度明确,致使班级教学管理无法落实甚至冲突和内耗。在班级层面,很多学校对于班主任的职责概念就是学生管理。班级教学与班主任关系不大,更何况班主任的直接任命和管理部门是学生管理部门而不是教务处,班级教学运营效率的高低与班主任的评价考核没有直接的联系,因此,很多职业学校班主任倾向忽视班级教学运营效果。关于这一现状课题组在《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热点问题研究》中做过论述。也提出了一些典型现象:
以上现象只能说明一个事情:班主任没有班级教学管理的责任、义务。不太关注班级教学管理的效果或者不太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
(二)教师课堂管理层级被主动忽视,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管理权利和义务无法保障。教师教学层面是学校教学管理运营的落地层面。教学的过程是就是管理和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管理与教学同步,管理是教学有效开展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明确或者赋予任课教师的教学管理权利和管理层级。有的人会质疑,现实当中虽然没有明确但是已经给了任课教师这种权利。其实不然,任课教师教学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会受到班主任学生管理事务的影响、会受到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影响甚至会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强行干预。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都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权利被很多外在主体和外在事务所影响。因此必须从机构设置和制度层面明确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层级地位和管理权利。这种权利必须有可以实施能够影响相关主体利益的制度性措施才能得以保障,否则还是空头的落实不到位。以上观点可以通过一些典型现象来证实
典型现象1:教师课堂教学时间会被班主任的学生管理事务占用;
典型现象2:教师课堂教学经常会被学生会或者其他部门的学生干部以其他事由来打扰,教师只能以发火或者抱怨来解决而没有其他有效措施
典型现象3:任课教师倾向于其他管理部门占用自己的课堂教学时间懒得清闲,根本不在乎自身的教学效果甚至教学进度,这与原来的抢课上形成鲜明的对比
典型现象4:教师为了取得学生评教的高分,倾向于通过各种手段取悦学生
典型现象5:任课教师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班主任老师的主动协助。
以上现象只能说明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层级被主动忽视,教学管理的权利没有保障,课堂教学的落实效果自然不会高,学校教学管理运作的效益也会受到影响。
对策分析:
1.
2.
二、管理过程中的越位管理的问题
越位管理表现:
1.上级部门干涉下级部门的工作事务;
2.下级对管理权限内部管理事务的主动让位。自己能做主的事情也请示上级管理部门来决定。
3.下级管理人员不作为,不愿承担责任。
原因:
1.上级部门管理者的工作倾向与事无巨细;
2.对下级的工作方法、效率不放心
3.对下级工作利益的侵占
4.上下级工作职责和管理权限界限不明确
1.损伤了下级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工作中出现等、靠、要的现象
2.下级管理权限和工作结果的主动让位懒得清闲
3.加重了上级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和工作负担
4.一旦出现工作失误,就会出现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扯皮;出现工作成果也会出现两级管理部门的争抢。
在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这种情况经常出现。特别是在校级教学行政管理、学校教务处层级教学管理还是专业层级教学管理,很大程度的存在这种倾向。上级管理部门插手下级管理部门的内部事务,入侵下级部门的势力范围,造成教学管理效率的下降;还有在个别学校涉及到考核、人员安排等利益分配的工作事务的时候,上级部门的越位管理倾向比较明显
三、管理过程中的缺位管理的问题
1.
2.
3.
原因:
1.
2.
3.
4.
对策分析:
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的明确和完善是解决缺位和越位管理的唯一方法。在各层级工作部门中要明确不同层级的工作职责范围,在自己这责范围内实施管理工作,彻底划清越位和不到位的情况,防止工作范围的混淆和模棱两可
对于工作流程。上下级之间的合作中要在流程中做出明确规定。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需要对工作步骤和工作主体做出明确的界定,防止出现部门之间的推诿和扯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