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资助项目《职业学校“156”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2019-04-17 09:40:32)
标签:
教务主任教学管理职业学校 |
分类: 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实务 |
(二)本项目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从机制构建和运作的实践中进行总结提炼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相关规律。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教育学、职业教育学、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综合运用到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实践过程中,进行总结、提炼、应用、验证,试图从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层面把相关学科理论进行结合、应用、实现理论上的突破、提升,凝练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学科的理论总结和提升。力图从计划安排、课程设置、教师和资源的调配、过程管理、评价考核等几个方面对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进行归纳总结。课题在申报前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思考,特别是从管理机构的分工协作、流程安排、师资最优化配置、教师工作方向与积极性的引导与调节、个体追求利益的过程与管理目标的实现过程的一致性等方面已经做了初步的理论层面的归纳和总结
2.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为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效益最大化提供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建议,解决现实当中存在的相当多的负面的问题如,解决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制度不科学不完善、应用性不强;工作流程不清晰、接口模糊,合作困难现象;机构设置中的不合理现象;管理中的不到位、越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扯皮和内耗以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有效的提升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对一个中心、五个层级、六个相关部门的协作制度、流程进行重构实现真正的制度完备、可行性强、分工责任明确、合作流程简单固定,没有扯皮和内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教学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一)具体研究内容
1.关于“156”的界定
“1”是指一个中心,就是教学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5”是指五个管理层级,就是学校层面、教务处层面、专业层面、班级层面和任课教师层面的教学管理;“6”是指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协调合作的六个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研究部门;教学督导部门;校企合作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部门;招生与学籍管理部门等六个部门
2.教学管理层级和部门的完整结构、职责明确与相关制度、工作流程的设计应用研究
(1)5个层级管理是教学管理的五个不可或缺的层级(现实中忽视班级层面和任课教师层面);
(2)6个相关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的明确的协作方式、协作制度、协作流程设计研究,减少扯皮推诿和内耗,建立完整顺畅高效的教学管理运行模式。
3.教学管理过程各种矛盾、冲突、内耗产生的原因、解决方式研究
(1)5个层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表现、原因及解决方式
(2)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内耗、运作不流畅表现、原因及解决方式
(3)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原因及解决方式
(二)研究目标
在实践中构建科学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机制
(1)构建完整的教学管理层级,实现各个教学管理层级合理分工高效协作
(2)构建相同层级不同管理部门有效的合作机制,实现各部门的有效合作
(3)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的相关制度,做到职责明确、衔接准确、流程明确
(4)各教师教学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提升营造科学的管理氛围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改革方案设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1.改革方案设计
整体的改革要遵循:问题导向、个案研究;修订制度、制定规则;先搞试点,逐步推广的原则进行改革。具体的改革方式和内容如下:
(1)打破原有的三级管理的教学管理,构建五个层级的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架构。重新明确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层级结构是五级管理不是学校、教务处、专业教学管理三个等级。班级层面教学管理和任课教师课堂教学管理要成为最基层和能落地的管理层级。
(2)构建与五个层级管理相对应的制度保障,做到责任明确、利益直接、分配方法简单。彻底改变分工不明、责权利不明确、权利上位、工作责任下放的现象。
(3)重新构建以教学为中心的与六个相关部门的合作关系、合作方式和合作流程。防止出现扯皮、推诿、相互抱怨、内耗的现象。特别是要明确六个管理部门为教学管理服务的工作宗旨。
(4)真正实现基层管理部门与任课教师的双向选择权,特别是专业层面、班级层面特别是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双向选择,这也是此项教学改革项目的创新点之一,实现教学管理责权下移落地,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有效结合。
(5)重新建立或者修订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度的建立和修订要与上述四个方面的改革方案相一致,最终的目标就是实现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下,教学管理层级明确、责任分工明确、责权利清晰一致;各管理部门责任明确、协作流畅、流程清晰、合作愉快;教师的工作利益与工作付出具有直接的联系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工作的结果与原定的工作方向一致、目标一致,尽可能地减少跑偏的现象
2.解决问题的方法
(1)典型个案分析法。对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典型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出来,对反映出的问题、原因进行讨论分析,制定出针对个案的又具有一定适应性的解决方案,搞试点验证。
(2)实验对比法。对典型个案或者现象的分析制定的措施要在一定的范围内,比如一个专业甚至一个班级搞试点改革。其结果要与没有进行改的的单位作出对比,来验证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对于成功的经验做法要及时推广应用。
(3)经验吸取和借鉴使用。一是要通过查阅相关的文件和发表在知网上的相关文献二是要到带着问题到先进地区、先进学校去学习、借鉴。实践证明这是最为有效的做法,用别人的成熟的经验做法来指导自身的改革实践事半功倍。
(五)项目的创新点、预期效益(包括实施范围与受益范围等)
2.彻底颠覆了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中所认为的教学管理三个层级架构的观念,忽视了班级和任课教师也应该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的层级和教学管理制度能够落地的层级,开创性的提出教学管理五个管理层级的架构,使得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彻底的贯彻和落到实处,为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方案、制度的制定架构和落到实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
4.开创性的提出一个中心、六个部门协调配合的教学管理层面组织架构,首次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提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运营与操作。项目针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运营中的矛盾与冲突如,教学与管理的矛盾与冲突、教学管理与相关配合部门教研、督导、实习实训、学生管理、招生实习等部门的矛盾与冲突。试图从制度的层面明确教学管理为中心、其余部门协调配合的架构。从职责、流程等方面做出改革和明确的界定有效的防止推诿扯皮和内耗现象的发生。
5.系统运营成为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的一种新的理念。项目改革具有非常强的实用性和现实性,直接针对问题,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从原因的层面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而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同时从系统运营构架的角度尽可能的防止各种问题解决方案措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现一个中心、五级架构、六个部门协调运作实现教学管理效益的最大化。也注重从系统运营“管控”的角度指明中职学校教学管理中的需要严格管理和掌控的方面和需要充分放开的方面,教学管理不同于企业生产管理严格掌握“有效控制”与“充分放开”的着眼点和度的把握,这也是重要的创新点之一,必然促进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更加有序运行更加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