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堂管理课 如何对付不合作的家长
(2016-12-10 09:14:03)
标签:
教育教育科研学生管理 |
分类: 学生德育思政教育研究 |
(一)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技巧
1、可以表达愤怒和不满,但是就事论事,不要伤害家长,要让家长看到希望。在家长面前谈论到她的孩子时,多少的会惊扰了家长对孩子的美梦。对家长来说孩子意味着他们对美好明天的希望,希望通过孩子摆脱平庸,光宗耀祖,在社会上取得一席之地。(职业学校学生的家长也是如此,只不过是这种美梦收到了打击,要重新燃起家长的希望之火。)老师对孩子的评语可能会深深地触痛家长内心的情感和梦想。因此,交流中一定要让家长看到希望,让他知道只要和老师合作孩子还会有希望,则家长不可能与老师合作。
下面是老师对家长说的一段话:你的孩子做事非常懒散,经常迟到,不听话,态度也非常恶劣,并且经常欺负小同学,品质有问题,老师是管不了的,你作为家长该管管了。
这段话犯了严重的错误,老师的抱怨容易引起家长的反感;特别是对孩子人品的质疑会引起家长对老师的直接心理对抗。里面充满了对家长的不满和责备,不能够有效地促进家长的主动合作。
家长的反映是:我管得了,我用你干什么,留在家里就行了;我的孩子品质有问题,胡扯,你才品质有问题呢;我的孩子懒散、迟到、态度恶劣、欺负小同学,你上学的时候没这么做过,孩子出了这些问题,你一点责任没有。我的孩子可是在学校里出的这些问题,在家里从来没有这样过。
如此,本来在一条战线上的家长和老师出现了内讧,更谈不上家长与老师的合作。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就把家长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本书将于同一条战线上的朋友变成了自己的敌人,给自己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2、先把家长抬到一定的高度,让他下不来,会主动与老师配合。要让家长知道,你的孩子先天性素质非常高,(家长不乐意让老师说孩子先天素质不好)老师非常在乎他的成长。(表明态度)如果这个孩子要早一些来到我这个班级,孩子不会到今天这个地步。但是还不晚,只要你支持我的工作,与我合作,你的孩子会很有前途。(让他看到希望)
下面是家长被老师请来,老师给家长说的一段话:您的孩子,无论从智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各方面都具有非常好的先天素质。(家长乐意听这句话)如果调整好了,孩子会很有前途的。只可惜来到我这里时间太短,还没有完全调整过来。(先把他抬起来)另外我也可以看的出来,你的素质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家长所以今天单独把你请来,单独商量一下孩子的问题。您是不是前一段时间忙于工作或者其他事情了,不能抽出时间管孩子了?(再给他个台阶下)说实话,我觉得对于您的孩子,你还不如我关心(变相批评)。
3、不要随便替家长出主意,有些老师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总是会喜欢谈论自己。他们讨论自身的经历或者谈论自己如何管孩子,甚至谈论自己的孩子多优秀。以为这些可以提供给学生家长作参考。但是这样容易引起家长的自卑和心里的反感。一位家长听了老师这样的诉说以后,给我诉苦道:他又不是我,我的情况跟他不一样,如果他了解的话,就不这样说了。教师最好不要随便替家长设想或者出主意,已显示出对家长的尊重。家长总是喜欢遇到问题就要向老师请教,结果只能证明出主意的人徒劳无功。经验丰富的老师都知道,任何时候都要尽量避免直接告诉家长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即使家长直接这样问的时候,不要马上提出意见。老师只要努力地正确理解家长对情况的看法以及考虑的选择。老师要鼓励家长说出内心的担忧和希望,让家长自己做决定。家长只有做完了“情感的家庭作业”充分的表达了自己,以引起老师的共鸣之后,才能从老师的忠告中得到好处。一旦得到了老师的尊重和理解,许多家长就已经自然而然的找到解决之道,不用再请教老师。我总是在试探过家长以后才会给出忠告。尽量不要向家长施加压力或者哄骗家长,要一面提出建议,一面试探和征询他们的意见,试着说出他们内心的期望和疑虑。
(二)对付屡叫不到学生家长
我们是否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家长非常难请。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一些情况,老师需要和家长商讨时,家长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不来学校,“我在外面打工”;“我最近比较忙”,甚至干脆关掉手机,致使我们的工作非常被动。
如果学生打架了,需要家长来一下。当电话通知他的时候,有的家长首先会问:我的孩子没吃亏吧。当得知自己的孩子没受伤害的时候,家长就会迟迟来到,甚至干脆不来。当得知孩子吃亏或者受伤了的时候,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学校。善良的老师还提醒他:路上慢一点,注意交通安全。
当被老师请到的时候,有的学生家长自己不来,会找代理人来的。这些代理人无非是家长的朋友或者亲戚。当涉及到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时,比如需要把孩子领回去或者因为违纪行为而接受一些处罚时,这些代理人会提出自己代理的无效性。我们应当告诉他们,要么你就做得了主,要么你就别来。做不了主你来干什么。
有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一下方式。在与家长交流的时候,我们先说一下学生取得了哪些进步,然后指出还有哪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这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需要家长来学校和老师共同商量一下具体的办法,如此家长便会乐意来学校。教师一定要注意,要想让家长能够主动的与老师联系,经常找老师了解情况,关键一点是要做到经常向家长汇报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只有这样学生的家长也乐于到学校里来,乐于同老师交流,但是你每次向家长汇报情况的时候就是抱怨和牢骚,家长也不乐于听到这些,反而会对老师产生敌对心理,如此处于同一条战线上的合作者如果心理上和思想上产生了裂痕。
(三)如何对付蛮不讲理的家长。
2.要重点保留学生每一次违纪的记录。很多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有一个非常大的失误,就是当学生违反纪律的时候出现随机的管理,讲一通道理,惩罚一下,学生态度好了就算了,从来没有留下检查、违纪经过,家长态度等相关资料。要知道出现违纪现象的学生大部分不会只是一次,有的时候会不间断的出现违纪现象。班主任的处理也是照旧,但是一旦班主任或者老师的忍耐到了极限,就会抓住一次违纪事故狠狠处理一下。学生的违纪现象是逐次进行的,但是班主任的情绪是逐渐积累下来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情绪就会影响到对学生的处理方式,出现被很多家长认为是过度或者说对孩子有偏见的理解,给家长留下了胡搅蛮缠的借口,所以,就单次违纪现象而言,班主任的处理方式往往过于严格,因为这种现象出现很多次了。但是如果对原来的违纪情况没有记录甚至都没有通知家长的情况下,这种处理容易引起学生家长争议,产生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矛盾冲突。但是如果老师把每一次学生违纪的证据包括:违纪经过、保证书、检讨等。很简单每次都让学生写出来,签上字,放在档案盒里备用。必要的时候都拿出来,让家长自己看,老师不用多说什么,学生家长就会从心理上趋向于认同老师对学生的处理,促使家长与老师配合。
3.要在开学之初,与学生家长签订关于孩子重大违纪的态度性协议。包括:打架、携带管制物品、不请假外出、夜不归宿、上课玩手机等。老师或者班主任要妥善保管这些协议性的东西,他至少说明家长知道并且同意学校对孩子某些违纪行为的处理方式。一旦家长认为学校处理过度,可以拿出来这些证明,从而赢得家长的赞同和配合。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学生在入校之初就要签订一系列的承诺书。这些承诺书中明确要求家长在某些方面的协调配合,比如不让孩子带手机,旷课违纪、打架要主动将学生领回家反省并服从学校的处罚、学生入校和返校家长必须主动同老师联系以便与确认孩子的到校情况。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没有用,关键的时候,就会成为我们的救命稻草。
4、一旦遇上蛮横不讲理的家长,要注意不要把矛盾集中在自己这里。或者找几个人一块对付他。或者给领导汇报一下,让领导给处理一下。可以适当减轻自己的压力。但是不要随便就把矛盾转移到领导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