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管理过程中的冷处理

(2016-06-18 18:37:34)
标签:

教育

教育科研

学生管理

育儿

分类: 学生德育思政教育研究


有的老师在处理违纪学生的时候,可能是由于责任心强也可能是由于一时气愤或者心烦意乱,总是倾向于立即处理,快刀斩乱麻;处理方式倾向于以训斥、惩罚为主的硬处理方式。从表面上来看这种管理方式果断、快捷但是如果后续的软处理不及时不到位,如果不采取打拉结合的策略,及时把学生拉回来,学生往往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裂痕,破坏师生关系,为自己的后续管理设置了不必要的障碍。

某周三上午,第二节是我的课,第一节课刚下,我就带着我的教学资料进了教室,等候上课。课间就要结束的时候,两名学生突然发生冲突打起来了,班内陷入混乱,我和两名班干部及时制止了这种行为。我知道,如果我立即处理的话,会出现两名学生各说各的理,争执不下,我也就陷入到冲突里面去了。当然这两名学生也试图在相互指责中,向我说明原因。我没有理会这些,而是开始上课。课堂秩序和进度基本没有受到影响。下课后,是课间操的时间,我要求两名学生,课间操以后,到我办公室里来。两学生低着头来到在我办公室里,准备迎接暴风骤雨是的批评和严厉的惩罚。我没有问发生冲突的原因,直接说,“没事了吧?”学生回答“没事了”,“没事了就回去吧,下不为例,不能再出现这种事情了”一个学生感激而又怀疑的问:“老师,真没事了吗?”“我就盼着你们和好了,没事了,我还得非找出点事来吗,再说我听说,你们本身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没有立即处理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从中职学生的情绪心理特点来看,中职学生普遍情绪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者极端的愤怒悲观;情绪变化快,容易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行为极容易受到情绪左右。其次,冲突发生,学生情绪激动,必定争论各自的理由,我没有必要陷入其中来给学生判断是非。实际上,有很多老师在处理学生争端的时候,总是不自觉的就陷入到学生的争端当中去,本身老师因该成为仲裁者的角色,结果陷入进去成了争端的一方。现实当中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引发学生对或者是家长对老师的不满和争议。再次,老师没有反应,会引起学生的内疚与自责他们不知道老师如何处理;第四,给学生留下冷静的时间,实际上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发生冲突,一旦冷静下来,就会有缓和的余地;第五,我还要上我的课。我总不能因为这件事情耽误了我的课呀。最后,冷处理有的时候会引起学生严重的思想斗争和自我反省。因为他的违纪情况明明老师看见了,知道了,就是不处理,学生有的时候急于知道老师的态度和底线,否则学生心里没底,不知道接下来会遭到什么的处分。实际上这种思想斗争越激烈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越深刻,效果远胜于老师劈头盖脸的训斥和惩罚,如此还提高了教育效果,起到了无招胜有招的效果,也避免了老师由于一时气愤造成的处理不当和师生关系的损害。

难道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那当然不会,我给大家多次提过,不了了之就是放任,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纵容了某种错误行为,可能会出现后续行为,这是班级学生管理的大忌。很多学生在静静的看着老师对某一违纪事件的态度和反应,不了了之或者是老师的无能或者是对某一事件的纵容与放任。每一次学生的违纪事件虽然给我们增添了一些麻烦,但是也给我们的学生管理提供了机遇,要充分利用这次机遇给其他同学的后续违规行为起到有效的预防和警示作用。更何况是在教室里打架。第二天我就找到这两名学生,看到两人已经和好如初。我先把这两名学生过去的成绩夸了一下,让他们觉得自己在老师和学生中的地位还不低,激起他们的好人感和自信心。然后我又开始提到打架这件事说,像你们如此优秀的学生,也能办出这事来。为了保证你们的面子总得给全班一个交代。当然学生立即同意,并且主动要求写检查,接受学校的纪律处分,向全班同学表态,为了表示悔过,按照班里的规定,主动采取自我惩罚措施。抽班会的时间对这件事情作了公开处理,学生也公开表态原谅他们这种不理智的行为。这种惩罚措施是学生自愿接受的,公开处理的,不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产生心理的抵触。实际上当学生自愿接受惩罚的时候,对这两名学生自身没有多大的意义,其意义在于杀一儆百的效应,杀一人而万人惧者杀之。处理一个震慑一批,有效的提高了教育管理的效能。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行为的荒谬性和可笑性,快速环和学生之间的矛盾,达到矛盾上方的心理平衡,我给他们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看见学校东南角水房附近的两条小狗了吗。学生整天去哪里打开水,那两条小狗是好朋友,整天在嬉闹当中过着美好的生活。有一天在玩的过程中,相互咬耳朵取乐,但是不知道哪一个咬的稍微疼了一点,然后两只小狗就狠命的撕咬了起来,友谊就这样暂时结束了。下午再过去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两条小狗又和好如初。我们至少应该不那两条小狗聪明的多吧。

管理中的冷处理能够给自的管理行为留下回旋的空间。有的时候老师处一时气愤把话说绝了或者说过头了,就把自己给堵死了。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的工作和处理方式也会受到自己情绪的影响,我见过有的班主任在学生面前咬牙切齿地说,“我总得把他们怎么地,或者说,非得把它们开出了不行等等”这个时候我们自己也无法把握批评和侮辱的界限,过度是经常的事情有的时候,一句批评过度的话,就被学生理解成指责和侮辱,可就能就把本来和自己是一条心的学生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给自己制造了不必要的麻烦了,为自己的管理设置了障碍,得不偿失。同时我们要知道,在现代的社会,师道尊严的威力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在逐渐的削弱,老师逐渐成为是弱势群体,我们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将就一下策略和技巧,否则我们的工作会更难做,甚至会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当然,冷处理还必须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必须知道两个学生打起来的真实原因。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去追问这两个学生,而是找自己知心的学生,能够给自己说实话的学生(我这里称之为“底线”,后面的讲座中还要单独提到这个问题)落实情况。如果真是因为瞎乱引起的冲突,那么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了。如果是两个学生真有深层次的矛盾,这次冲突只是一次小型的爆发,那么就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来化解两个学生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否则这种矛盾还会进一步激化,还会出现后续的管理问题。如此看来,出现这次打架事件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坏事,它能够暴漏出问题来,为后续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突破口。如果不出现此次事件,可能还会出现更为严重的冲突,到那时就可能难以收拾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