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10月23日早晨,我们从婺源县城出发,赶到了风光绮丽思口镇漳村。
被世称为“田园牧歌”的樟村依山畔水,环境优美,自然景观更是一绝,清粼粼的漳溪水如玉带般绕环绕着这座徽州最典型的船槽型古村落。
走进充满田园风光的古村,犹如置于世外桃源中。漳村,古称漳溪,始建于南宋末年,邑内浙源王姓建村。历史上人杰地灵、文风鼎盛。
记得小时看过的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划着竹排,唱着 “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当年拍摄电影的取景地就在漳村。步入山青水秀的漳溪边,缓缓流动的溪水上,烟波浩渺,如梦如幻。
水上一条百余米长的板凳桥横跨两岸。板凳桥是纯木结构,由一个个大板凳拼接而成,故名板凳桥。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最长板凳桥”。
河滩南面,见二头老牛在一大片绿茵茵的草坪上悠闲的吃草。晨雾中,远山近水、徽派古宅、渔夫、浣衣女,及长长的木板桥若隐若现,宛如一幅天人合一的水墨画卷,美不胜收。。
行走于板凳桥上,溪水清碧无波,一条竹排载着游客穿桥而过。对岸山峦横亘,树木荫翳。仿佛听到清代漳村诗人王友亮,站在木板桥上吟诵的《漳溪晚步》诗歌:“南岸十亩竹,北岭千株松。碧溪贯中央,写此松竹容。幽人喜清景,逍遥曳孤筇。远寻板桥去,着脚声跫跫”。
随后,我走下木桥,走过草地,沿着溪边小径,走到村子渡口,一群村妇在浣洗衣装。阳光下,树木倒影一片翠绿,一群小鸭在静澈溪水中游弋。这种熟悉的场景,在我所处住的福建乡下,巳很难见到。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