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一条小溪,从高处流下,纵穿小村南北,溪水不舍昼夜,两岸参差人家。有人说漈下是一座充满质感历史的古厝。
7月22日,走过村子另一条并流的小溪尾桥,走到了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穿过一条窄小幽深的巷子,走到村后山坡上。俯瞰全村,整个古村建筑成“臼”字,为防兵匪抢掠,故整个村庄周围建起四通八达的城墙、城门楼,便于避难和防御。
随后原路返回至甘氏宗祠前街,有三个孩童从宗祠跑出来,做出有趣“鬼脸”和各种招式的武术动作。据说,漈下还是一个闻名遐迩武术之乡,历史上还出了不少武举人,如有虎拳、板凳功、锄头功、竹竿功等。
沿着清溪走到村中在岔路口,见仙奶殿古城楼上“漈水安涠”四个大字。龙漈仙宫古城楼建于明朝天顺五年(1461)。抬头仰望,楼顶飞檐翘角,呈现外方内圆、穹窿高起的别样建筑,城门乃条石弧拱,非常厚实坚固。我走进仙宫城楼,门口坐着二位纳凉的老者。从宫里上楼梯至二层,可见溪流花桥和古建筑群。
回到岔路口,走进始建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花桥。廊桥内有许多老人、妇女和孩童乘凉聊天。环视桥内,工巧精致,桥上两旁长长的“美人靠”,可坐五六十人,据说此桥是村子的活动中心,廊桥内有许多老人、妇女和孩童乘凉聊天。
都说一方水土一方信仰,漈下自然也不例外。供奉马仙娘的仙奶殿是国内少有的地方天圆的宫观,据传马仙信仰源自浙江景宁县,闽东一带信仰马仙娘盛行,在福建与信奉妈祖、陈靖姑并称的“三大女神”之一。每年农历六月,漈下村都要举行迎马仙民俗活动,这时会请来戏班子,在村中做戏三天三夜,祈求全村丰收兴旺、幸福安康,是漈下人最隆重的节日。
如今,养在深闺的漈下村正从历史深处走来。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