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上坪牡丹竞相开放

标签:
365永安市上坪乡上坪 |
一场春雨过后,上坪乡牡丹花竞相绽放。3月28日,与友人驱车来到了上坪乡牡丹园踏青赏花。走进牡丹园,山坡上一朵朵红色、白色的牡丹竞相绽放,白色像雪、红色似火,粉色如霞,花瓣层层叠叠,雍容华贵。游人漫步其中,处处弥漫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牡丹花雍容华贵、倾国倾城,人们把它比作花王。唐代诗人皮日休那首赞美《牡丹》的诗句: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竟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香。
雍容华贵的牡丹,古时最早生长于秦岭的汉中山区一带,后来迁居国都长安,成了国色天香花王。唐朝时人们上到朝廷,下到平民大都喜欢风姿绰约、艳丽色彩和馥郁香味的牡丹花。从此“国色天香”就成了人们对牡丹的定评。据说,唐朝男人择妻大都以胖为美,可能源于雍容华贵的杨贵妃。最著名故事的莫过于唐玄宗、杨贵妃沉香亭前赏牡丹。为此,李白醉写《清平调词三首》,将牡丹与杨贵妃相比拟,花与人融为一体,情趣盎然。留传“一支红艳露凝香”、“名花倾国两相欢”千古绝美之句,至今为世人所赞美。
据《事物纪原》载:武后诏游上苑,百花俱开,牡丹独迟,遂贬于洛阳,故洛阳牡丹冠天下。明朝的小说家冯梦龙更把这一故事写得栩栩如生: 这牡丹乃花中之王,惟洛阳为天下第一。有姚黄、魏紫名色,一本价值五千。你道因何独盛于洛阳?只为昔日唐朝有个武则天皇后,于冬日之间,要游上苑,写出四句诏来,道:“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不想武则天原是应运之主。百花不敢违命,一夜发蕊开花。次日驾幸上苑,只见千红万紫,芳菲满目,单有牡丹花有些志气,不肯奉承女主幸臣,要一根叶儿也没有。则天大怒,遂贬于洛阳。故此洛阳牡丹冠于天下。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国富民强盛世时,牡丹国花是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象征。但在兵荒马乱年代,牡丹却抒发年华易逝之感伤,而常被人们遗忘。
福建永安上坪乡天斗山,有燕城“后花园”之称。在春季里,高山上非常适宜牡丹、杜鹃和桃花生长。在炎热的夏秋里,这里清悠凉爽,景色迷人,城里人可以在山村或花园休闲山庄避暑。在冬天,这里是冰天雪地,银妆素裹,犹如北国风光。
如今,牡丹仙子居然落户崇山峻岭的上坪天斗山下,今后永安人再也不需要出远门,到北方游赏牡丹花了。当我离开牡丹园时,看到牡丹园外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其中有不少是慕名来前来赏花的三明、福州及闽南地区的外地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