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3月30日上午10点多,我们走进村子,这里古樟参天,田陌纵横,青山交映,林木扶疏,池塘星罗棋布。绿荫环簇的明清古民居依山旁水,黛顶翘檐倒映水中;一幢幢老宅古风犹存,青砖灰瓦若隐若现,宛如世外桃源。让我最着迷的是那些古建筑中的木雕、石雕、木刻、石刻、彩绘和镏金字画,无不透露出一种隐逸遁世的道家色彩,处处散发着江南古村独有的神韵。
这个深藏在长安岭中的古村由渭溪和庄山两个自然村组成,始建于唐代末年,距今有1100多年的建村史,为江右人特色的八卦造型古村。
先富于风水智慧。为了宗族的兴旺,钓源村远祖崇尚遁世,慧眼选中此风水宝地以安新家。据当地人介绍,钓源村正北边有一块大田垅,叫钓源垅。于是,祖先因此起名为钓源村。
至今,村内保留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全村现遗存有明清建筑150多处,如宗祠、家祠9座,古石桥2座,形成了钓源古村群落的显著特色,如一幅幅淡淡的民俗风情画一样美。
我们首先游观了欧阳总祠,这个村的人大都姓欧阳,据说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后裔的一支。祠堂其建筑样式独特。其中有照壁、牌坊、旗杆石,实为罕见。现存宗祠建筑为道光末年遗存,仿木梁架山墙,卷棚单檐,其结构特点是三进风格和“品”字型天井结构。
随后,沿着一条林荫小道走到庄山自然村湖边,穿过一座十几米长廊桥,找到一家农家饭店吃午饭。随后,我独自游览了楚畹公祠等古民居。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遍布街头巷尾 “歪门斜道” 古民居和楔形、梯形、喇叭形等各种道路,仿佛在追寻那逝去数百年的时光。
令人不解的是,钓源村大多是"歪门邪道",巷路、村道、塘岸没有一条是笔直到边的,巷道时宽时窄,院角有圆有方,墙面有正有侧,形成回环往复、参差跌宕的格局。据说这是应合古代阴阳八卦的理念,显现"天人合一"的道理。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