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母校——上海中学的历史沿革(李杰搜集)
(2013-06-06 14:30:06)
标签:
交流 |
分类: 1、上中情结 |
我们的母校——上海中学的历史沿革
(67届初二5班郑小华撰写)
上海中学创始于1865年。
担任苏松太道兵备的丁日昌顺应洋务潮流“兴新学”,捐银倡设龙门书院,成为上海开埠以来最早的地方官办新学。
1905年,学校承“革旧习、必立师范学堂”戊戌变法要义,改龙门书院为龙门师范。
辛亥革命近代师范又以省立为制,校名遂改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校园被日本军队占领,成为关押英美侨民的集中营。为拒绝向汪伪政权登记,改名“沪新中学”。
抗战胜利后,上海中学得以迁回现址复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从江苏省划出,成为上海市上海中学。
文革期间,上海中学成为重灾区,直至1970年被迫宣布停办。
1978年,经上海市委、市府同意复校。
校名和校址变迁
时间/校名/校址
1865—1905/龙门书院/上海县城城南(今黃浦区尚文路)
1905—1910/苏松太道龙门师范学校/同上
1910—1927/江苏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同上
1927.7—1927.10/江苏省立上海中学/初中部设在南市区尚文路,高中部设在南市区陆家浜路
1927.10—1928.2/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上海中学/同上
1928.2—1928.4/江苏大学上海中学/同上
1928.4—1929.9/国立中央大学区立上海中学/同上
1929.9—1942.1/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34年12月24日全部迁入上海漕河泾区吴家巷新址
1942.1—1945.10/私立沪新中学/上海法租界菜市路(今卢湾区顺昌路)
1945.10—1949.6/江苏省立上海中学/1946年3月迁回上海漕河泾区吴家巷原址
1949.6—1950.2/江苏省立上海中学/仍在上海吴家巷
1950.2—1970.7/上海市上海中学/上海市老沪闵路上中路400号
1978.7复校—至今/上海市上海中学/上海市上中路400号(后改南大门为正门:百色路9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