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8香港DSE正确收生规则,JUPAS(大学联招结果)必看

(2018-08-11 11:41:03)
标签:

香港dse

香港教育

教育


JUPAS(大学联招结果)于8月6号早上9点正式公佈,

在46703名申请人中,

13723人获派首三志愿学士学位课程;

而在所有申请的考生中,

则有16538人获九间有参加联招的大学学士学位课程录取,佔整体35.4%

另外有3228名考生透过SSSDP(指定专业/界别课程资助计划)获得学士学位。



今年,香港大学可谓是大丰收,续称院校赢家。


DSE首次诞生的9科5**状元的黄子衡,成功入读港大医学院。


与此同时,港大录取了6位考获7科5**以上的尖子,

他们将入读「牙医学士」、「内外全科医学士」及「工商管理学学士(法学)及法学士(双学位课程) 」等课程。



至于香港中文大学,则取录3位考获7科5**状元,

分别入读医学(环球医学领袖培训专修)、环球商业学及环球经济与金融跨学科主修课程,

另外港中大取录11位考获6科5**考生,在收生这一块颇有收获!

每当放榜之日,有人欢喜有人忧,

许多人都羡慕这些尖子生们可以如愿以偿入读自己喜欢的院校及专业,

他们除了考出优异的成绩以外,

在选择志愿这一块也是狠下功夫的。

首先先恭喜活石学院的同学仔全部成功入读港校学士,可惜的就是当中有两位英文不足3分,只能报读副学士,这两位当时也是1月份才从其他坊间机构转到学院,急急忙忙学习,3月份就考试,当中的故事有机会再分享哈,太长了。

反观有一部分考生,就算考出了30+的成绩,

但因为没有慎重考虑,

在JUPAS的志愿填报上栽了跟头,

有些更是拿著30+的成绩报读神科,只能说你真的不懂港校DSE的收生规则,更令人惊吓的是,有位拿著30+的成绩申请医科,神科中的神科,你很“skr”!


我们有位录取港大商科的同学都直言,她有35+,她都不敢填,因为她知道她填了,她才是只可以获得面试的机会,而不是拿到正式的offer,为何要做这非常规的操作,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所以,关于前期填报志愿以及之后的流程,学生们真正打开的方式是什麽呢?



一、四方面了解个人「优势」



从考评局数据,

考生们可大概推算自己获联招学士院校及专业取录的机会,

但每个专业收生要求不一样。

一般来说,

各专业在处理各联招入学申请时,

会以不同的计算方法,

将申请人的文凭试成绩、面试表现及其他资历等换算为「入学分数」。

分数越高,越有优势。

考生们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了解自己在报读个别专业时的“优势”从而调整课程排序策略。

一 课程入学要求

除院校的一般入学要求外,各课程亦会釐订个别的额外要求。

例如:

要求学生必须修读数学延伸单元、英文科须考获第4级等,

如考生的成绩未达到相关课程的基本要求,就不应把该课程放入课程选择内,

并以其他符合要求的课程替补,以免浪费选项。

还有医科不收非本港学生,因为病人的生命确实不可以开玩笑,紧急关头,你听不懂粤语,那可是很恐怖的事情!,如果你会说粤语,可以提前半年提交相关证明资料!

二 文凭试科目计算比重

除入学要求外,各专业对各文凭试科目成绩或有不同计算比重。

例如:

某专业加重语文科目的比重,表示该课程看重学生的语文成绩;

而A同学及B同学均考获五科23分成绩,但A同学的中英文科等级较B同学的高,代表A同学在该课程的入学竞争较有优势。

课程选择组别

每位考生需留意排选的课程选择组别(Banding),

部分课程表明只考虑将课程选择放于组别A(Band A)的入学申请。

根据去年联招的统计数字,

正式遴选中78.93%的取录资格于Band A 派出,Band B则佔9.95%,

反映绝大多数的学位已于Band A及Band B派出,突显其重要性。

四 面试安排

虽然大部分院校均未有公布各课程面试表现佔课程入学分数的比重,

但每位参加面试的考生或会获得面试分数,面试表现良好的同学于该课程或有额外加分。

如课程在放榜改选前已进行完面试,现在才增选该课程的话,

相比于其他考生少了一部分面试分数。

部分专业安排于放榜后举行面试,

但各位考生请注意,部分院校或专业列明只会邀请将专业选择放于Band A的申请人参加面试。



二、选科有策略:做足「高中低」准备增胜算


1. 善用 Band A 志愿

根据大学联招处统计资料,

2017年5个组别的派位分佈,获得正式遴选取录资格学士学位课程的学额,

绝大多数已于Band A(78.93%)中派出,可见 Band A 志愿的重要性。

只要符合课程收生要求,并达到该等课程在该年的最低入学分数,

考生们勿论将课程放于 Band A1、A2、A3,

获取录的机会是一样,

而考生所收到的派位结果是取决于考生在BandA的专业排位次序。

取录准则上,各课程或有不同。

除学业成绩,

也有机会要考虑同学的面试表现、比赛或活动的经验及成就等因素,再决定取录与否。

2. 计分慎选科目

考生们需要多参考联招、院校网页资料,

如课程历届入学分数等,是同学选专业的重要参考,

估计自身在专业的竞争力度、入学机会等。

港大教务处入学事务处课程经理彭铭源指:

由于每年整体考生的成绩并不相同,院校于联招实际取录人数或有增减,而收生分数亦受取录人数影响,

故同学在比较课程时,不应过于着重此等资讯的表面数值,反应综合联招、院校网页提供的历届资料,包括整体资助学额作全面考虑。

“可做好高中低分的「计分」准备。”



举例:

A同学在文凭试取得35分,以港大工商管理学学士(法学)及法学士专业为首志愿,是否属于最稳妥的选择?

此专业第一年入学学额为70,可以「下四分位数(35分)减1分」作计算,即34分,故同学入读此课程有很大机会。

Band A2 可以放一些课程达到上届入学的「下四分位数」,

而 Band A3 可考虑课程的「中位数至上四分位数」。

以港大课程为例,

可放法学学士「下四分位数(33分)」为Band A2 和经济学学士及经济金融学学士「中位数(29分)」为 Band A3。

同时考生们也要考虑课程的学额去选择专业。

3. 放榜前后做足准备

考生们可于文凭试后,收集所有院校、专业资料,重新审视个人的能力及兴趣,调整联招的选科策略。



尤其是在5、6月,很多院校都会举办资讯日,同学可以多参加并作现场谘询,有助自己清晰选科目标。

直至最后一次改选,由于可供考虑调改的时间不多,故考生们最好提前作好筹划。

4. 切勿错过面试机会

一些着重个人价值观专业例如社工、教育,考生们必须通过面试这关卡,

而对于取得边缘分数的同学来说,面试表现或对取录决定起着关键作用。

部分课程则会根据考生填报的课程组别,考虑是否给予面试机会。

因此,考生们若在面试中充满自信且有不俗的表现,

不妨把设有面试安排且自己又感兴趣的课程置于 Band A 组别,

既能表达自己的诚意,也有助增强对心仪课程的了解。

切记:

必须留意课程的面试通知,以免错过机会。

三、谨慎参考过往成绩及竞争比率

1、参考过往入学成绩及计分方法



考生们可参考课程过往的入学成绩,

了解课程去年的平均收生成绩,以评估自己获取录的机会。

普遍认为,

达到过往入学成绩的下四分位数(Lower Quartile)或平均分,

获取录的机会相对较大。

不过考生们须留意成绩的参考价值因应「科目比重」及「额外课程要求」而定,

每年院校的收生要求或会有所修改,不能单凭往年收生分数作准。

加上,若该课程入学人数少,每年入学成绩变动较大,参考价值亦较低;

相反如入学人数较多,成绩则相对稳定。

因此,入学分数只能作某程度的参考。

2、竞争比率:学额数量及报读人数



每年课程学额相对稳定,但报读人数却每届不同。

考生们可参考竞争比率,

但由于每年课程收生模式变动、课程整体报读人数的成绩高低、报读人数多少等因素影响,竞争比率高低未必完全反映实际竞争情况。

加上考生们不可能于改选时得知每课程最终实际的申请人数,

因此难以准确预计竞争激烈与否。



四、关注放榜日程,切勿错过重要讯息

所以,现在无论结果如何,是被坊间机构误报志愿的,还是自信心爆棚只填A组志愿,其他都不填的考生们,现在须注意放榜日程,看还有没有挽救的机会了。



如若成功获派学位,要留意缴交留位费期限;

若申请成绩覆核,

得考虑应否修改入学申请要求及留意大学联招重审结果。

至于未获派学位的申请者,

也要持续关注是否有申请者放弃学位,

在首轮或次轮补选中获得入读大学的机会。

获大学联招取录资格的申请人,

若接受取录结果,须到获派院校注册,

并于8月7日下午5时前缴交5,000元作留位费,逾期缴付则视为放弃资格。

申请人于同一学年内不会再获取录入读任何经大学联招可选报的课程。



若申请人早前已申请覆核中学文凭试成绩,

就要留意香港考评局将于8月8日公布的成绩覆核结果。

覆核后,

申请人分数如有上调,并希望能入读心仪次序较高的课程,

可于8月9日根据覆核成绩,

透过大学联招网站,递交重新考虑入学申请的要求。

修改时,

申请人可增选最多5项新课程或以新课程取代名单上不超过5项课程选择;

亦可更改已选报课程的优先次序或删除名单上的课程。

但申请人须注意,

因院校只会重新考虑排列于正式遴选取录资格以上的课程选择。

因此,申请人填选时,需要更慎重及有策略,

而这一轮的遴选结果,

将于8月16日公布,逾期缴付留位费被视为放弃资格。

申请人于同一学年内亦不会再获取录入读任何经大学联招可选报的课程。

遴选结果公布后院校仍有学额空缺的话,有关空缺或会拨作补选;

上述两次遴选均未获得取录资格的申请人,则有机会获得补选取录资格。

8月20日将会公布的第一轮补选结果,

合乎资格的申请人,会从课程选择名单中,分派到一个取录资格。

第二轮补选将于8月23日公布,

申请人或会获得多于一个属教资会资助院校课程、公大自资课程或SSSDP「资助计划」课程,课程亦有可能是申请人没有选报的。

然而,申请人只能选择其中一项取录资格,并于当天下午5时前缴交留位费。

咨询电话:1353422025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