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明宣德炉鉴赏与评估

(2015-08-23 05:29:23)
标签:

大明宣德炉鉴赏与评估

杂谈

分类: 转载博文

大明宣德炉  大明宣德炉孤品横空出世,揭开了近六百年古今收藏家对它悬而未解的神秘面纱,而今现身于春拍的现场,可谓是当今收藏界的一大幸事,此炉何为精中之极,极中之孤呢?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1,从器型大小而言,现存世宣德炉尺寸8到12厘米的居多,15厘米的少有,大于20厘米的实属罕见.2,从宣德炉的色泽而论史籍中有明确记载,佛经纸色为最佳。如有通体满鎏金并镶嵌金片者更是凤毛麟角。此炉将三个经典集于一身。3,宣德炉的底款几百年来最为标准的应当是单框楷书六字方款“大明宣德炉”为皇家御用款识。流传至今标准的鉴别方法如下:大字撇硬直到腰,明字日月横同高,德字心上没有横,宣字日圆年肥腰,制衣横不越刀。此炉底款如上所示,无一差迟,实属难得。孤品惊现,增值无限。http://p1.pstatp.com/large/7163/5135484774

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

  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不愧为天地间一精美绝伦的古董,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宣德皇帝在位时,传说宫内的佛殿失火,金银、铜像都混成液体。又传说是佛典起火,金银珠宝与铜都烧结在一起,于是宣德皇帝命令将其铸成铜炉。宣德皇帝询问铸工说,铜炼几次才能精纯?铸工回答说用六火炼铜,就会现出珠宝的光彩。于是宣德皇帝命令炼十二火,把铜做成条。再用赤火熔化铜条,置于钢铁制成的筛格上,把先滴下的最精纯的选取出来制成炉,把仍存于筛格上的取出来制成其他的器物。http://p2.pstatp.com/large/7165/2892835090

据流传至今的零星记载,当年宣德朝的臣工们共据古代名器为宣德炉绘制了117种图谱,主要包括鼎、彝、炉等,而且各器的细微之处多种多样,如耳就有冲耳、环耳等50余种,边有20多种,口有十几种,足有40多种。清宫旧藏宣德炉式样也很繁杂,虽经尽力归纳也多达数十种,但不出炉、彝器及杂式三大类。每一类和其下每一式器物名称的订定,首先考虑以器形来划分,同时参照原有名称,如青铜器造型中的鼎式、簋式等。其次从《宣德鼎彝谱》等古籍所录名称,如冲耳乳足炉、桥耳乳足炉等。其他数量比例较小或无法归类的各式,则一律列为杂式,如钵盂式、盘式等。具体见下列:

一、 炉类http://p2.pstatp.com/large/7161/5712287173

炉类多仿瓷器造型,其下可分为11大式、21小式。

1、 冲耳炉:冲耳乳足炉、冲耳三棱足炉。

2、 朝冠耳炉:朝冠耳乳足炉、朝冠耳兽蹄足炉。

3、 桥耳炉:桥耳乳足炉、桥耳低脚炉、桥耳锥足炉。

4、 蚰龙耳炉:蚰龙耳乳足炉、蚰龙耳圈足炉。

5、 戟耳炉:戟耳圈足炉、戟耳乳足炉、戟耳委角长方炉。

6、 鱼耳炉:鱼耳圈足炉。

7、 象耳炉:象耳圈足炉、象耳象足炉。

8、 狮耳炉:狮耳圈足炉。

9、 无耳炉:无耳乳足炉、无耳蹄足炉、无耳柱足炉。

10、 兽耳衔环炉:兽耳衔环低脚炉、兽耳衔环平底炉。

11、盖炉:盖炉可以是很多种器形,方炉、圆炉、椭圆炉、鼎式炉、海棠式炉等等都有出现,完全视当时铸造时的设计而定,随机性很大。因其配套完整,故单列一类。有些炉原本配有盖,后来散失了,这种情况虽有不少,但不在此列。

二、 彝器类http://p3.pstatp.com/large/7167/1743100082

彝器类多仿青铜器造型,其下可分为8大式15小式。

1、 鼎式:三象鼎式、狮耳鼎式、绳耳四足鼎式、冲耳鼎式。

2、 鬲鼎式:绳耳鬲鼎式、鬲鼎蹄足式。

3、 鬲式炉:无耳袋足鬲式。

4、 簋式:狮耳圈足簋式、蚰龙耳圈足簋式。

5、 尊式炉:嵌银丝蕉叶兽面纹尊、石榴式尊、螭耳兽足尊。

6、 罐式:夔龙耳圈足罐。

7、 瓶式:三羊圈足瓶。

8、 壶式:兽耳衔环圈足壶。

9、 觚式:四瓣花觚式。

三、 杂式

器形很多,不一而足。下列7式仅为常见造型。

1、钵盂式。

2、斗式。

3、海棠式炉。

4、台几式。

5、鼓式。

6、桶式。

款识方面也不单一,目前流传的宣德款有“宣”字款、“宣德”款、“宣德年制”款、“大明宣德年制”款四种。其他常见的或不常见的如斋堂款、私人名款,多得数不胜数,有人总结达116种之多。但是就清宫旧藏器来看,远没有那么复杂,大致归纳如下:

一、 内容分类

国朝年号款如“大明宣德年制”,人名款如“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斋堂款如“玉堂清玩”等。具体见表格。

国朝年号款

大明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造、宣德年制、宣德、宣、正德年制、大明崇祯年制、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制、大清乾隆年制

人名款

大明宣德五年吴邦佐造、大明宣德五年臣吴邦佐监制、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吴邦佐监造、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官臣吴邦佐监造、大明宣德年製/工部援外臣李澄德监造、宋君尊永宝用、八格仿宣

斋堂款

群鹿草堂、琴书侣、玉堂清玩

其他

内壇郊社、浴日腾辉、兴翁清玩

无款

如铜镂空龙凤盖长方炉、铜螭耳三足盖炉等

    近年来宣德拍卖成交价格:  

     兽耳三足宣德炉————成交价623.75万——2014-06-22

     冲天耳宣德炉—————成交价228.0万——2013-11-26

     大明宣德炉——————成交价3000万——2012-06-26

     铜绳纹兽耳宣德炉———成交价434万——2013-06-26

     铜龙耳宣德炉—————成交价860万——2015-02-03

     海棠式宣德炉—————成交价795万——2014-04-09

     铜兽铺宣德炉—————成交价946万——2014-05-11

     三足鬲式宣德炉————成交价342万——2013-12-02

http://p3.pstatp.com/large/7164/3708920805

http://p2.pstatp.com/large/7166/2837442057

 

贵族“宣德炉”——仿制五百年始终没超越!

http://p2.pstatp.com/large/7133/8165116835

http://p2.pstatp.com/large/7133/8165175890

http://p2.pstatp.com/large/7137/2211304856

http://p3.pstatp.com/large/7134/8078740218

http://p2.pstatp.com/large/7136/2551491417


只要提起明清铜器,人们就会自然想到宣德炉,美轮美奂,大气精绝,宝光四溢。明代宣德皇帝接受了暹逻国进贡的一批风磨铜,问御匠吕震制作精美的铜器这批铜需炼几次,答曰六次。财大气粗的皇帝手一挥下了圣旨说,那就炼十二次吧。经过十二次的冶炼,最大程度地去除了杂质,只剩下了原有的四分之一,但每一斤都是精华。

明代崇祯、清代咸丰都曾下令将宫中的铜器送到宝源局化了铸钱,宣德炉经过这两次毁灭真品几乎没有了,随后的日子里仿品虽然不断,但始终无法超越。宣德炉一直是拍卖场上的宠儿,中国嘉德有次拍卖曾将一只宣德炉定格在166万元的价格。


宣德炉的神秘色彩

宣德皇帝在位时间不长,没什么泣鬼神惊天地的丰功伟绩,但他却十分有名,原因在一只小小的铜香炉上。据说宣德三年,暹逻国(今泰国)的使臣带来丰厚的礼品——数万斤风磨铜。皇帝大喜,即命宫廷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佐,参照宫廷内陈设的柴、汝、官、哥、钧、定等瓷香炉的款式,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图谱精制香炉。制造过程中,皇帝不仅在原则问题上过问,还在一些具体细节上提出意见。

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经过巨大的努力,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共三千多件。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于是决定再制作一批。据说后一批量比较大,过了一万件。这些香炉,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宣德炉仿品非常多

在皇帝亲自过问、材料精益求精、制造者呕心沥血下产生的这批精品香炉,成了登峰造极之作,从明代、清代直至现在,虽然仿制品不断,但始终只有接近,没有超越。古今中外的艺术品几乎都有仿品赝品,唯宣德炉仿品最多,仿制历史延续最长。其实这种现象是历代的使用者、制造者对于精绝异常的宣德炉有敬畏的心情,高山仰止的感觉,才出现了一朝又一朝,一代又一代复制宣德炉的现象。

明代末年,李自成的起义军所向披靡,大明帝国不仅军事上节节败退,经济上也极度困难。崇祯下令将宫中的铜器送到宝源局,化了铸钱。清代的咸丰时期,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日益壮大,鸦片战争又燃起了第二次烽烟,咸丰帝也是内外交困,焦头烂额,陷入了军事经济的双重危机。咸丰帝与崇祯帝一样也下令,将宫中的铜器化了铸钱。宣德炉经过这两次几近彻底的毁灭,真品几乎没有了。

宣德炉的鉴定与收藏

宣德炉的鉴定有人说难,也有人说不难。现在,宣德炉几乎没有,即便陈列在故宫博物馆、带宣德款的铜香炉,也未必就是真的。确定的东西没见过,鉴定真假当然很难,不过,如若有个香炉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包浆浑厚,又有宣德款,你能说不是真东西吗?这样就又有人说鉴定宣德炉不难了。

虽说宣德炉经过崇祯帝、咸丰帝的两次化铜铸钱几乎没有了,但再怎么折腾总还有漏网的。即便宫中一个不剩,都化成了铜钱,但那些赏赐给皇亲国戚、有功之臣、各地庙宇的总会有些遗存。现在,只要见到有款,有旧气,铜质好,做工精到,大气有时代特征的就可以初步判断为宣德炉真品。真品宣德炉含黄金等贵金属,手感较重。又经过特殊方法上色,据民国期间的古玩指南介绍,宣德炉颜色有四十几种,有些史书上记载讲颜色有一百多种。那应该是很微小的一些变化。宣德炉值得收藏,不仅因为它是个十分精美的器物,更因为它有一段非常值得回味的历史。

随着宣德炉声誉的再次兴起,各个收藏论坛开始出现宣德炉相关板块供爱好者交流研讨。2006年,何朝阳开始逛论坛学习鉴赏,并陆续收东西。期间有买错的教训,更多是练眼力学真知。

收藏到一定数量后,一个偶然的机遇触动何朝阳和几个朋友合作写宣德炉的工具书。“大陆一直没有具有工具书性质的宣德炉大型图册,虽然查阅资料烟波浩淼,但我想填补这个学术空白,也填补台湾图册未涉及到的领域。”两年前,《明清宣德炉》一经出版,得到故宫古器物部专家丁孟老师及业界的高度认可,被国内数百家图书馆收藏。

宣德炉收藏回归品质

2010年,王世襄的那批宣德炉重新上拍,价格基本是2003年时价格的九倍。而去年,王世襄一直没有拿出上拍的四件珍藏,却在嘉德遭遇全部流拍。

“嘉德那场底价定得有些高,估价在800万—1000万元,影响了大家竞拍的热情,加上香炉毕竟不是整个收藏门类中最重要的,数量相对少,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就已经拍完了。”何朝阳分析道。

但是今年的瀚海专拍却有新的趋势出现:一位名气鲜见的收藏家的明代香炉,单只拍到了800万,基本赶上王世襄好炉子的价格。何朝阳认为,这说明收藏门类已经从名人效应开始转向对单件藏品品质的认可。而现在总的趋势是,古玩精品都在流向收藏家、拍卖机构,市场上能找到好东西的概率越来越小。

青铜器收藏的领头羊,极品宣德炉

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为了制作出精品的铜炉,在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整个制作过程,包括炼铜、造型必须自《宣和博古图》《考古图》等典籍及内府密藏的数百件宋元名窑中,精选出符合适用对象、款制大雅的形制,将之绘成图样,再呈给其亲览,并说明图款的来源和典故的出处,经过筛选确定后,再铸成实物样品让其过目,满意后方准开铸。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除铜之外,还有金、银等贵重材料加入,所以炉质特别细腻,呈暗紫色或黑褐色。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

宣德炉有栗壳、茄皮、棠梨、褐色和佛经纸等多种色泽,其中以佛经纸色为第一,而炉体分为炉身、炉耳、炉足三部分。

真正的宣德炉颜色卓尔不群。明代文士冒襄在所写的《宣德炉哥注》中说:“宣炉最妙在色。假色外炫,真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美女子肌肤柔腻可掐。热火久,烂灿善变,久不着火,即纳之污泥中,拭去如故。”

据藏家介绍,宣德炉的拍卖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在往上走。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著名收藏家王世襄所藏2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2万元,平均每件约56万元。其中的20座在2010年匡时秋拍“锦灰吉金王世襄藏铜炉”专场全部成交,总成交额9844.8万元,平均每件492万元。其中一座“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款“冲天耳金片三足炉”, 在2003年中国嘉德秋拍时以166.1万元成交,到2010年北京匡时秋拍时则以1512万元成交,7年增值9倍。

为保证香炉的质量,吕震战战兢兢地禀告皇上,欲制造出好香炉,铜还得精炼六遍。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原料只会剩下一半。宣德皇帝财大气粗,精品意识超强,他当即下旨精炼的次数不仅不减,还要翻番(炼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贵金属。于是工艺师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与红铜一起经过十多次的精心铸炼。经过巨大的努力,宣德三年,极品铜香炉终于制作成功。

共铸造出3000座香炉,以后再也没有出品,宣德帝见到这批自己亲自过问的香炉,每只均大气异常,宝光四射,很有成就感。这些香炉,把其绝大部分陈设在宫廷的各个地方,也有一小部分赏赐和分发给了皇亲国戚,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各个有规模香火旺盛的庙宇。 这些宣德炉普通百姓只知其名未见其形。经过数百年的风风雨雨,真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香炉极为罕见。

http://p3.pstatp.com/large/7110/3187051150

为了牟取暴利,从明代宣德年间到民国时期,古玩商仿制宣德炉活动从未间断。就在宣德炉停止制造后,部分主管“司铸之事”的官员,召集原来铸炉工匠,依照宣德炉的图纸和工艺程序进行仿造。这些经过精心铸造的仿品可与真品媲美,专家权威也无法辨别,至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收藏的许许多多宣德炉,没有一件能被众多鉴定家公认为是真正的宣德炉。鉴别真假宣德炉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中的“悬案”之一。

宣德炉仅在宣德三年铸造过一次,此后即封炉不铸。一世经典永世相传,后世仿品不计其数,各有时代特色,若论最完美者莫过于清三代。这里有一件清早期大明宣德年制款压经铜炉,从它身上可以窥测一斑。压经炉又称“押经炉”,仿自宋代定窑瓷器的款式,为佛家用器。相传宣德皇帝曾将此炉赏赐给佛家寺院,因其形制高雅,为后世佛院广为仿效,成为礼佛的专门器物。广口、短颈、鼓腹,是这类铜炉的特点,观此铜炉,由炉身、炉耳、炉足三部分构成,造型规整,厚重敦实,炉身光素无修饰,简约大气,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气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