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旭东:早评分析(11月06日)

(2014-11-06 07:51:42)
标签:

股票

电网

李旭东

盈利模式

电价

分类: 盘前透析

李旭东:十年投资管理及资本运作经验“中瑞基金”创始人及基金经理,全盘感觉一流,分析准确每日(早直播.早.午.晚)四篇博文,每日早博关注个股,早上发表直播帖。敬请关注!请收藏笔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jztlxd
今日关注个股:改为在直播室发表,请大家到直播室查看。关注更多实盘精彩牛股点击进入 →→→→李旭东:大盘、热点、个股、直播

    周三大盘延续整理格局,以小阴线报收,创业板报收阴十字星,两市量能萎缩。
    11.5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周正式启动,本次APEC会议周各项活动如下:11月5日至6日举行今年最后一次高官会,7日至8日举行APEC第26届部长级会议,10日至11日举行APEC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会议周期间还将举行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APEC领导人与工商咨询理事会代表对话会等工商界活动和领导人配偶活动。APEC是中国参与的重要区域性经济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覆盖亚太地区,并形成了以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双轮驱动”的合作机制。目前,APEC21个成员的对外贸易总额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全球的48%和57%。2013年,中国与APEC其他成员之间的贸易额达2.5万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0%。在我国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是APEC成员。2013年,中国对APEC成员直接投资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9%,实际利用来自APEC成员的外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83%。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有望在“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发掘亚太经济未来发展新动力”“勾画亚太全方位互联互通新蓝图”等三个主要方向上取得新突破。
 
    国家发改委表示,近日下发《关于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通知》(下称《通知》),正式启动我国新一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与以往的大用户直供电试点不同,此次将对电网企业实行总收入监管,其现行低买高卖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宣告终结。电网的盈利模式和生存之道是我国十多年来电力体制改革的最大障碍。此次深圳试点是新一轮电价改革开始提速的重要信号,将为推进更大范围的输配电价改革积累经验,并为下一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创造有利条件。《通知》指出,在深圳市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将现行电网企业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改为对电网企业实行总收入监管。即政府以电网有效资产为基础,核定准许成本和准许收益,固定电网的总收入,并公布独立的输配电价。同时,明确输配电准许成本核定办法,建立对电网企业的成本约束和激励机制。改革后电网以过网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能够实现稳定收入来源和收益水平。在本次改革之前,政府对电力进行定价,经常出现单边调价的方式,即上网电价上涨而销售电价不上涨,电网企业承担损失。改革后能够确保电网企业的稳定收益,有利于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此举是我国电改的“突破口”,不仅将直接改变电网企业“打闷包”获高额购销差价的盈利模式,更可能为下一轮电改、油改乃至国企改革埋下伏笔。此次在深圳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将是新一轮全面输配电价改革的前奏,也是对电网企业监管方式转变、电改提速的重要信号。从能源改革的战略重点及先后顺序而言,必然是优先二次能源,次后一次能源;先电力,后油气。前者程序简单、定价机制易行;后者牵涉面广、定价机制全球化。因此,电改必然成为能源战略改革的第一步,具有战略性、机遇性、前沿性、跨越性的特点。
 
    周三虽然微幅调整,但仍是高位箱体内整理。这个高位整理仍不到火候,2444-2478有较强的套牢盘,尤其是鹏欣资源的跌停,暗示了融资类资金开始从获利颇丰的品种中撤退。前期高位平台接入的投资者在未来一年内都很难解套,其风险不言而喻。从近期的走势来看,股指通过“挖坑”后反转突破2400点的走势,说明市场目前处于强势之中。而且市场成交量在此过程中出现明显放大,这说明资金流入市场的态度是很坚决的,而且主要来源于一些权重蓝筹股的大涨和放量。敢于介入这些品种一般都是大机构,因此行情不会轻易结束。金融指数、地产指数、煤炭指数距前期高点还有一定空间需要填补,指数整理之后仍有上冲的做多能量。板块的轮动效应决定了仓位管理和持仓品种需要合理得调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