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题(原创)

(2018-05-07 22:56:41)

         高考诗歌鉴赏模拟题(原创)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2分)

踏莎行·小径红稀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注: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

1.下列对这首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红稀”“绿遍”“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三句所写系眼前静景,“稀”“遍”“见”这几个词显示了此特点

B.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C.“炉香静逐游丝转”中的“逐”“转”二字写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体现景物的动态美。

D.结尾两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

E.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2.请赏析“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3分)

3.这首词所描绘的暮春初夏景象由哪幅图景组成?诗人借此抒发了内心怎样的情怀?请简要说明。(4分)

答案:

1.(5分)AC(A.“稀”“遍”“见”这几个词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

态。C.“逐” “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2.(3分)词人描绘杨花扑面这一景象时,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

3.(4分)包括出游时的郊外之景归来后的室内景致及酒醒后的日落之景。抒发了诗人对韶光易逝的惆怅、惋惜的情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