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广州外销画之---十三行

标签:
转载 |
http://s12/middle/71f0c611t9ead719a905b&690
十三行商馆码头。资料来源:《斗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第111页
http://s15/middle/71f0c611t9ead74d1469e&690
十三行商馆前的货运码头。资料来源:《黄埔秘档》(上)第页.
http://s10/middle/71f0c611t9ead77ef8c89&690
52.十三行商馆前的集市。资料来源:《黄埔秘档》(上)第31页
http://s14/middle/71f0c611t9ead7b05624d&690
53.
紫檀象牙广州十三行图插屏。这个挿屏为清乾隆年间的象牙作品,屏心为象牙雕刻的广州十三行景色,屏框架为雕刻花纹图案的紫檀木。资料来源:《中国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遗址》第68页.
http://s13/middle/71f0c611t9ead7df3782c&690
十三行四大富豪之一:卢观垣与卢文锦父子。卢氏父子以经营茶叶外销致富,是十三行著名的广利行行主。卢观垣为打开茶叶通往国外的通道,斥巨资与美国商人签订卖茶合同,获得专卖权而盈利丰厚,被外国驻华商人尊称为“茂官”。图为卢文绵像。资料来源:《荔湾明珠》笫165页。
http://s11/middle/71f0c611t9ead8084d14a&690
十三行四大富豪之一:伍秉鉴、伍元华、伍崇耀三父子。伍秉鉴在嘉庆年间曾任十三行首席行商,以经营怡和行致富。伍氏家族曾拥有财富超过2600万银元,是当时世界级富豪。图为伍秉鉴像。资料来源:《荔湾明珠》第166页。
http://s1/middle/71f0c611t9ead83425940&690
56.十三行四大富豪之一:叶上林。叶上林是十三行义成行行主,他与外国商人交谊深厚,在外贸活动中占尽优势,以作洋行卖办致富,外国商人尊称他为“仁官”。资料来源:《荔湾明珠》笫166页。
http://s16/middle/71f0c611t9ead86d6800f&690
57.茶屋。这是幅通草水彩画,画上分别画了炒茶、挑拣茶、筛茶、包装茶叶、品茶等,让人对茶叶贸易有个初步的了解。资料来源:“《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第145页。
http://s8/middle/71f0c611t9ead8a54df27&690
58.瓷器岀炉。工人正从窑里把烧好的瓷器搬出来,作下一步的处理。在十三行对外贸易中,瓷器贸易占了重要比例。由于瓷器较重,船员装载货物时,通常把它放在舱底,以起稳定作用。资料来源;《伟大的中国探险:一个远东贸易的故事》笫74页。
http://s7/middle/71f0c611t9ead8e090106&690
59.从河南眺望十三行商馆。这幅水粉画前方是河南仓库区,挑夫正把一箱箱的茶叶运往舢板上,对岸是广州城的河堤,基督教堂清晰可见,它在1856年的大火中被烧毁。教堂前方泊碇了一艘汽轮船,是从美国波士顿来华的“火花”号。资料来源:《珠江风貌》笫195页。
http://s16/middle/71f0c611t9ead913f917f&690
河南货仓区。这幅油画所画的建筑群就是河南仓库区。1856年商馆区大火后,商馆的货仓便移到这里,直至1859年外国人租借沙面为止。河中的汽轮船“威廉梅茨”号是美国旗昌洋行的货船。资料来源:《珠江风貌》第199页。
http://s14/middle/71f0c611t9eadc39c89fd&690
61.潘有度像
http://s2/middle/71f0c611t9eadc6987b11&690
62.商人府第。全幅铜版画描绘的是广州商人的豪华府笫。它究竟是那个商人的府笫已不可考。在当时,外国商人如能到中国商人的园林府第中参观,被认为是莫大的荣幸。资料来源:《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第225页
http://s3/middle/71f0c611t9eadc93d88f2&690
http://s11/middle/71f0c611t9eadcb99c24a&690
63.十三行丝绸商人义盛像。十三行商人请本地的画家为其作像,并赠送给外国商人作为纪念,这在当时是一种风尚。这幅义盛像就是其中之一,现存皮博迪艾塞克斯博物馆。资料来源:《珠江风貌》笫35页。
http://s12/middle/71f0c611t9eadcf45b7ab&690
64.十三行四大富豪之一:潘振承、潘有度、潘正炜祖孙三代。潘振承、潘有度曾出任十三行总商,一家三代均被欧美驻华商人尊称“潘启官”。潘家为国为民出钱出力,有“殷家纾难”之誉。图为潘振承像。资料来源:《荔湾明珠》第165页。
http://s9/middle/71f0c611t9eadd7126348&690
65.
水果酒碗(广彩瓷)。在1760年至1800年期间,绘有广州商馆景貌的水果混合酒碗十分流行,外国人称之为”行碗“。碗上的图案飞彩流金,虽然把商馆的景象美化了,但无疑也把商埠百态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资料来源:《珠江风貌》笫149页。
http://s15/middle/71f0c611t9eadda52100e&690
66.丝绸小作坊。这是一幅著花版画,画的是一间旁水而筑的丝绸小作坊。作坊内,工人有的在染丝,有的在绞丝,十分忙碌。在凉棚上,凉晒着已染好的丝。
资料来源:《荔湾明珠》第160页。
http://s9/middle/71f0c611t9eaddf59bae8&690
67.汤盘(广彩瓷)。此汤盘沿边用墨彩绘了两幅相同的珠江下游景色,中央纹饰为科都李氏家族的盾徽,他们是居于斯塔福德郡的阿斯持尼。这套餐具是专为这个家族烧制的。资料来源:《珠江风貌》第147页。
http://s7/middle/71f0c611t9eade2942d16&690
68.行商府第。这幅铜版画描绘的是一个行商的府第,亭台楼阁,古树小船,完全按照江南水乡的风格建造。画中虽然无注明这是谁家的园林,但按《蜃楼志》所描述,应是行商苏万魁的家园。苏万魁,广州洋商中的领袖人物。资料系源:《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笫223
http://s1/middle/71f0c611t9eade786b540&690
70.洋妃游庭园图(广彩瓷)。广彩不但为外国商人生产纹章瓷,也以外国的景物生产一些外销瓷。资料来源:《海贸遗珍》第147页。
http://s11/middle/71f0c611t9eaded01806a&690
71.摺扇。这幅是象牙扇骨水粉画,画上描绘了广州商馆风貌,商行门外的旗帜由左至右依次为丹麦、西班牙、法国、美国、瑞典、英国及荷兰。资料来源:《珠江风貌》笫158页。
http://s9/middle/71f0c611t9eadf02a3fb8&690
http://s11/middle/71f0c611t9eadf49c0d2a&690
72.龙形把银杯。此杯是1840年造,杯身刻有十三行商馆和珠江景色。这敖银杯目前知道存世量只有三只。资料来源:《珠江风貌》189页。
http://s10/middle/71f0c611t9eadf961fbc9&690
73.
广州十三行长卷。这幅画是英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一幅1760年由中国画家绘制的广州十三行长卷。画中的建筑和人物,基本是用西洋画的焦点透视法,而山水景物,则保留了中国传统绘画法。在18世纪中叶出现的中西合璧画法且专为欧州人所绘的长卷,可涗是广东外销画的开始。资料来源:《帝国掠影》笫177页。
http://s6/middle/71f0c611t9eadfd0c92d5&690
74.
十三行同文街。这幅是设色石板画,作于19世纪。同文街在十三行范围内,位于丹麦馆与西班牙馆之间,街道两旁均为中国人开的店铺,著名画家庭呱的画店就在该街16号。资料来源
:《历史绘画》笫87页。
http://s13/middle/71f0c611t9eadffdad7ac&690
http://s16/middle/71f0c611t9eae024c05af&690
75.
清代十三行靖远街入口处,这是外国人画的关于十三行街景的粉本画,作者海因,绘于1853年前后,资料来源:《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精选》第100页。
http://s5/middle/71f0c611t76449a3d36e4&690
76.十三行靖远街街景。这幅钢笔画描绘了西人称之为旧中国街的靖远街,它位于十三行商馆的中心地带,这里有不少商铺,外国商人常流连于此。资料来源:《荔湾明珠》第153页。
http://s16/middle/71f0c611t9eae099e3def&690
77.十三行救火情景。这是一幅通草水彩画,画面绘了消防队员提着灯笼,推着水车前往火场的情景。资料来源:《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研究》第1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