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4-05-20 13:44:45)

教师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3—4岁幼儿分离焦虑的引导策略研究

结题时间

2014年2月

关键词

分离焦虑

 

 

 

 

 

     

    

 

    幼儿初入幼儿园时,往往会产生恐惧和不安的情绪,具体表现为显得不快乐,不主动与人交往,不探索、不玩耍、表情淡漠,心情忧伤,心理学上称之为“分离焦虑”。小班幼儿入园时的分离焦虑还是比较突出的,所以解决好分离焦虑问题,对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三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研究目标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提出课题,制作相关记录表格。

第二阶段查阅以有关于““3——4岁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以及有效的应对方法都有哪些,并作收集与统计。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通过及时记录、对比、分析不同幼儿的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表现症状和不同有效措施的运用。

第四阶段课题总结:整理、统计分析手中资料;得出结论并撰写结题报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取得了以下的成果:

1、帮助3-4岁有不同时长分离焦虑的幼儿缓解分离焦虑症状。

2、帮助家长了解与学习有关幼儿分离焦虑的知识。

3、运用记录、分析的方法,总结出分离焦虑带给幼儿的情绪、心里变化的原因。让年轻经验欠缺的老师从工作中了解到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懂得如何运用正确引导的方式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情绪。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对于幼儿来讲,与父母在一起是安全的、自信的,尤其是自己在情感上的需要是能够得到满足。但是离开亲人后,幼儿会感到不安全,面对亲人与自己的短暂分离,幼儿会突然感到安全感的丧失。处于心理不安全、情绪不稳定状态的幼儿,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多数幼儿首先会抗拒安抚或哭闹。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⒈心理学家朱立新指出:亲子分离焦虑是幼儿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所产生的不安全感和害怕的反应。其中,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对于陌生的环境的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是幼儿产生分离焦虑的动因,那么这个动因是否会表现出来,则要看母亲是否离去,母亲的离去一方面加剧了幼儿的不安全感,另一方面使幼儿的思维产生倒退,认为不在眼前的东西就不存在了。

⒉北京师范大学陈帼眉教授指出:幼儿在家的生活习惯与作息制度以及幼儿独立的生活能力,也影响幼儿的分离焦虑。

三、研究的目标 

1、幼儿能逐渐消除哭闹、不快乐,不主动与人交往,不探索、不玩耍、表情淡漠,心情忧伤的情绪,消除心里的不安全感

2、幼儿能开心来园,能与家长主动道别

3、尝试主动参与各种活动

四、研究内容

     3-4岁幼儿要入幼儿园了,宝宝在爸妈的陪伴下一起幼儿园报到。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爸妈感到难过。有的宝宝哭闹着不让爸妈离开;有的宝宝前几天高兴地去上幼儿园,但是后来却在家耍赖皮,怎么也不肯再去了,满脸的眼泪让爸妈于心不忍;有的宝宝虽然在爸妈的哄骗下到了幼儿园,但爸妈却发现宝宝闷闷不乐,由于与爸妈分离所产生的一系列焦虑情绪的反应都是正常的,毕竟第一次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离开熟悉的爸妈,进入一个陌生的地方,接触陌生的人,并且还要逐渐学会独立照顾自己,这样一个时期真难过,怎么帮助宝宝尽快度过呢?如何解决宝宝的入园焦虑是家长与老师最关心的问题。

五、研究方法 

    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不同的入园症状,确立相应的对照班,展开课题研究。本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1、文献研究法: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根据课题的需要,查阅、分析、整理幼儿入园焦虑”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全面、正确地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问题,进而总结出适合幼儿实际的引导方法

2、观察法:通过不同幼儿的观察,细致了解到幼儿的不同入园焦虑症状,将幼儿的具体表现进行详细记录,进而对入园焦虑的幼儿进行分类。

3、对比法:将有入园焦虑的幼儿进行不同时间的对比,不同孩子的入园焦虑持续的时间也不一样,有的一周有的一个月有的幼儿甚至用时更长,将这些幼儿的情况进行对比,进而如实记录幼儿的情绪成长。

4、总结法:通过观察法、对比法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入园焦虑幼儿的症状,充分利用文献中的知识对于幼儿进行合理的情绪调整。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2013年4——5月)提出课题,制作相关记录表格。

第二阶段(2013年6——9月)查阅以有关于““3——4岁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以及有效的应对方法都有哪些,并作收集与统计。

第三阶段(2013年9—12月)课题实施;通过及时记录、对比、分析不同幼儿的分离焦虑的产生原因、表现症状和不同有效措施的运用。

第四阶段(2014年1——2月)课题总结:整理、统计分析手中资料;得出结论并撰写结题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1、幼儿园入园前全面家访,与家长聊一聊、孩子抱一抱,增进和幼儿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孩子的陌生感

    让家长正面了解幼儿园和幼儿教育。从而为课题的有效开展打下了坚持的基础。

2、创设温馨的育人环境,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让孩子们在情绪焦虑时都能够在这些地方找到一个安静的角落,或者一个人静坐一会儿,或者和自己的同伴再次游戏,通过这样的角色游戏可能很好的缓解幼儿的焦虑情绪。总之,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从而孩子才更愿意亲近老师,喜欢上幼儿园。

3、本学期中发挥晨间接待在幼儿入园情绪中的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妈妈的怀抱、妈妈的爱抚等形式来达到让幼儿的情感进行转移。把父母的依恋、依赖转向幼儿园的老师;其次通过蹲下来建立平等的师幼关系。体现的不仅是一种沟通技巧,也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职业道德;再次通过亲切的语言交流。给孩子一个亲切的问候、热切的鼓励、由衷的赞扬,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且能使他们从入园始就感受到幼儿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产生愉快喜悦的心情和饱满的精神;最后注重家长培训为缓解幼儿入园情绪另辟途径。通过入园前的家长培训讲座帮助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入园情绪焦虑的心理变化及外在表现,家长所产生分离焦虑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如何安抚宝宝和缓解自己情绪焦虑的策略、方法。

八、研究结果与成效

    本研究方案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利用我园的新幼儿入园观察记录列表如实且及时的记录了幼儿的入园情绪表现。从幼儿与家长分开时的表现、接受劝慰的情况、消极情绪持续时间、参加各类活动情况都进行记录。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已经得到了缓解,现在已经能高兴来园并且与家长主动道别。家长对于老师的引导方法得以认可,大力的支持各项活动。新老师对于3-4岁幼儿的入园焦虑问题有了应对的方法。

九、存在问题及改进

1、在前期的家访和家长培训及观察中,我们发现少数家长有较为明显的分离焦虑,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入园情绪波动较大。

2、幼儿在参与活动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个别幼儿焦虑情绪很强,有各种不同抵触幼儿园生活的心里及行为表现,研究缺乏个案针对性,尚未形成解决策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