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分离焦虑案例分析

(2013-12-23 22:26:36)

案例背景:

对于初入园的孩子来说,分离是件难以接受的事。往往会出现分离焦虑,不同幼儿分离焦虑的表现是不同的。
观察一:
   
倪筱璇小朋友早上来园时,不管老师是笑容满面的迎接还是连哄带抱,总是一副泪眼朦胧的接过来。并且是一步三回头的盯着门口,嘴里还不停的叫奶奶,奶奶。每当倪筱璇来园时,往往是先闻其声再见其人,“我要奶奶……”。只见倪筱璇紧紧的抱着奶奶的脖子,不愿放手。奶奶忙哄着倪筱璇,好,抱抱你就进去。看来,都难舍难分。
观察二:
    林林是每天早早来园,爷爷先带着。见到老师还懂得先主动打招呼。来老师,早上好!我来了。听这语气,还以为慢慢适应新环境了呢。可一到吃饭时间,听到其他孩子哭,林林也跟着哭了,老师,我要爷爷。呜呜……老师,你喂我。午休时间一到,小林又开始了。老师,你打电话给我爷爷好不?我要爷爷,我不睡觉
观察三:
   
格格早上来园,总是在门外徘徊,无论老师怎么哄,妈妈爸爸怎么说都不愿进班。妈妈只好把他抱了过来,可老师一接手抱过来,格格就大哭大跳。完全不理睬老师。
分析:
1
、环境的变化。幼儿离开了熟悉的环境,还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吃、住、行与家都不一样。例如:饮食不合口味,大小便的便器与家里的不一致,睡觉的小床发生了变化,活动的自由度受到了限制等,所有这些物理环境的变化,让幼儿深感离开家庭的迷茫和痛苦,思念家人的情感油然而生,他们就会产生情绪的流露:哭闹、厌食、悲伤等。
2
、教师的教养态度。教师如果对幼儿哭闹、沉默寡言一系列消极的情绪以粗暴训斥、恐吓来终止,常以长者自居,力求师道的刻板形象,随意的指评,惩罚幼儿,这样会加深幼儿与教师之间的隔阂,增加了幼儿的恐惧心理。
3
、家长的因素。在幼儿入园前期,大多数孩子在家吃饭、整理衣服,父母、祖辈完全代办。这些小皇帝小祖宗倍受祖辈和父母的宠爱,也直接导致幼儿自理能力欠佳,时时事事依赖家人,情绪发展迟缓,独立性差,难以忍受集体生活。家长干涉过多,不允许和其他幼儿交流,导致幼儿社会性发展缓慢,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就是放心不下,迟迟不愿离去,亲亲,抱抱依依不舍,更有甚者与幼儿一起哭。还有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如果你不听话就给你送到幼儿园,让老师教训你。家长还把老师比做大老虎,小朋友听后就诱发他紧张、犹豫的心理。
4
、幼儿自身因素造成。幼儿自身独立自理能力欠缺。例:午睡时,不能自己脱衣服;盥洗时,不能自己整理衣裤。这时的幼儿常常会表现出无奈和焦虑,特别是自身性格内向的幼儿,更是不喜欢接近教师和小朋友,由此就会沉默寡言,社会性焦虑比较强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