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征伐东吴的真正原因

标签:
文化 |
刘备在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曾经说过江东只可为应援,不可以敌对。诸葛亮的清醒的知道,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各方势力与曹操为代表的北方势力。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实际上是有的。诸葛亮几个兄弟,其中大哥诸葛瑾就在江东任职。对于刘备来说,他可不相信这一番言语,从某种角度来说诸葛亮似乎是训了私情了。假如诸葛亮当初随刘备征伐东吴又会是怎么样的情景呢?
东吴会不会直接的将诸葛瑾一族全部的诛杀呢?对于诸葛亮来说不是没有这一层的顾虑。当然东吴也没有傻到自毁长城的地步。如果东吴当初出个暴君杀死了诸葛瑾一族,那么诸葛亮会不会出战呢?答案是肯定的。所以这个角度理解,刘备因为关羽被东吴设计害死勃然大怒,征发大军压境,这个就不难理解了。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无法真正的劝服刘备,否则以诸葛亮谨小慎微的性格,如何不劝服呢?刘备仁义,深知诸葛亮内心,所以也没有强求诸葛亮随军。其实有两点顾虑。
其一,蜀国根基未稳,需要有人维护后方。当然这不是主要的原因。
其二,诸葛亮亲戚在东吴任职,和平年代还互通有无。刘备认为诸葛亮不可能尽力,而且有可能导致诸葛亮的亲戚被诛杀。
其三,没有人能够体会他们的兄弟情义。刘备征伐东吴根本没有得到智谋团的支持,这才一气之下自己带领大军去征伐。不过,作战是有讲究战术的。这与刘备起家的时候看中智谋之士的做法截然相反。
其四,从后来的结果来看,与其征伐东吴,不如集中精力夺回失去的荆州,同时逼迫东吴交出凶手。否则以荆州为前沿,包抄征伐。如果刘备不是打着灭亡东吴旗号,而是要夺回自己的荆州。那么,作为诸葛亮就义不容辞了。
荆州的战略意义非常重要。可谓是将来北伐的粮草基地。后来刘备死后,诸葛亮依旧没有夺下荆州的打算,可见从某种程度上他还是顾忌了私情。而且整个北伐,他都没有借用东吴的力量,虽然东吴这次没有闹事了。但是与他总体的战略还是违背的。
按照隆中对的战略规划,荆州是必须拿下的。可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既没有复仇的计划,又没有拿下荆州的决心,当然更没有与东吴联手的规划。我想之所以没有与东吴再次联手,而是因为这个不得人心了。毕竟蜀国的开国皇帝就是死在这一块的。
如果诸葛亮不顾及私情,就应该夺回荆州。这也是北方魏国看不起蜀国的根本原因。被东吴欺负了,还能够忍气吞声,作为更为强大的魏国如何会看在眼里面呢?
百年之后从东晋灭亡东吴的手段来看,东吴并非真的铁打一块。对于东吴这样的国家,唯有速度解决才能不至于陷入持久战。刘备可谓看的真切,只是可惜没有人真正的支持他,又碰上了强劲的对手。
所以,以东吴不讲信义暗杀关羽的手段,设若诸葛亮不当一把手,而是换一个更加开明的人,那么就可以先与魏国联手灭了东吴。东吴陷入两方作战,荆州可以收复。在三国鼎立的局势中,东吴就必然成为最弱小的国家了。
前一篇:揭康熙帝身后最神秘的一个女人
后一篇:明代第二富豪云南沐府衰败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