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测量》课堂教学实录

(2015-12-16 23:32:49)

《有趣的测量》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实践活动中的有趣的测量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的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能力目标: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制定测量方案及对不规则物体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方法。

教学资源:课件;土豆、芒果、石块、生姜等实物;每小组准备量杯、水槽、量筒、直尺等测量工具;实验方案表和作业微卡、课堂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情境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知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请同学们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片,告诉老师你能计算哪个物体的体积?

2、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观察。

3、生:我能计算③号长方体的体积,用长××高。

4、生:我能计算⑤号正方体的体积,用棱长×棱长×棱长。

5、生:我能计算⑥号橡皮泥的体积。

师:那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我将它压成长方形,再量出它的长、宽、高进行计算。

6、还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其它图形的体积呢?

7、生:(沉默)

8、师:象这些表面弯曲、凹凸不平、无法计算或测量长、宽、高,无法用语言准确说出具体形状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不规则物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小组合作,探索方法。

1、师:那么该怎样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请同学们不要着急,我们先一起看一段小视频,或许大家能从中受到启发呢!课件播放视频《曹冲称象》。

  2、生看视频。

3、师:看了这段小视频,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呢?

   生:曹冲将大象的重量转化成石头的重量,我们也可以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进行计算。

 4、师:我们在遇见新问题时,千万不要气馁,要学会用转化来降低难度,从而解决问题。

  5、师:现在请同学们自学课本P46-47页,寻找测量方法。

6、师:出示探究活动要求--

①、怎样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

②、温馨提示:在组长的组织下,小声讨论可行的测量方案,确定测量所需的器材,设计测量的步骤,记录员做好记录,完成实验设计方案。活动时间:3分钟

7、生小组讨论、设计测量方案,并做好记录。

8、师:出示实验要求--

.注意安全,不要将水洒在桌面上,操作完成后将器材整理好。

.分工明确,团结协作,仔细观察,服从组长安排,并和组长一起做好记录。

.认真思考石块体积的计算方法。

.最后再给自己的组的测量方法取一个合适的名字。

.比比哪组纪律最好,完成最快。

⑥、活动时间:6分钟。

9、(约定)师:小组合作;生:(回应)齐心协力。随后各团队动手实验,体会不同的测量方法。

10(约定)师:活动结束;生:(回应)交流、倾听。随后活动结束。

11、师:刚才各团队的队员齐心协力,用不同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汇报一下?

12、第一团队进行汇报:

    生①:我们组测量的物体是土豆。

    生②: 在长方体的水槽里放了一些水,量出水槽的长、宽、高,再把物体沉入水中,量出上升后的水的高度,计算出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生③:我们把这种方法叫“上升法”。

师:我们把掌声送给会合作的小朋友。哪位同学对他们的测量方法还有补充?

生补充:用上升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一定要把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

13、第二团队进行汇报:

    生①:我们组测量的物体是石块。

    生②:我们是把烧杯放在水槽中,给水槽中盛满水,再将物体放入盛满水的烧杯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测量,量杯中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物体的体积。

生③:我们把这种方法叫“溢水法”。

师:哪位同学能给他们的测量方法提点儿小建议?

生补充:取出石块时,尽量让水滴干。

生再补充:取出烧杯时,尽量端平,不要让水洒在水槽中,影响测量的准确。

14、第三团队进行汇报:

生:我们测量的物体是一块生姜,我们先把物体轻轻放入在一个量杯里,再往里面倒水,物体完全浸没后,再把物体取出,下降的水的体积,也就是物体的体积。

生:我们把它叫“降水法”。

15、师:总结三种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

( 升水法 ) 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 降水法 ) 下降部分水的体积

    ( 溢水法 溢出部分水的体积

V= ab(h1 –h2)

     V= abh

 V=sh

16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①:都用水来测量。

   生②:都用了转化的思想,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

 17、师:其实早在2000多年以前,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力学家阿基米德就用“排水法”测量出皇冠的体积,课后请同学们阅读“数学万花筒”,并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18、师小结: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三、巩固应运,发展能力。

师:这节课大家表现非常好,老师再给大家一次展示的机会,请同学们做好准备哦!

1、口答:西红柿的体积是多少?

2、同桌讨论:芒果的体积怎样列式?

3、微卡完成,集体交流。

(小试身手)1.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4分米,宽2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5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积极思考)2.将一个正方体铁块,浸没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的水中。取出后,水面下降0.5厘米。长方体容器的底面积是10平方厘米,这块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再登高峰)3.一个正方体鱼缸,棱长14厘米,里面装有一些水,现放入10条小鱼后水面升高了1厘米,这些小鱼平均每条的体积是多少?

(超越自我)4、一只长方体的玻璃缸,从里面量,它的长是8dm、宽6dm、高4dm,里面水深3dm。如果放入一块棱长4dm的正方体铁块,缸里的水会溢出多少升?

四、总结评价,课后延伸。

1、“你说、我说、大家说”

①、师问:这次数学实践活动我们都测量了哪些物体的体积?生:土豆、芒果、石块、生姜。。。。。。
    ②、师问:你都有哪些收获或体会?生:(我学会了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转会思想;我学会了。。。。。。)

③、如果你想继续探索,还有哪些问题需要帮助解决?生:有些物体漂浮在水面,怎样测量它的体积;有些物体特别小,怎样计算它的体积;还有没有别的物体可以代替水,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拓展延伸师: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非常好,希望大家课后挑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探索。

3、教学评价、布置作业。(课后填写评价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