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饱经沧桑的墨西哥双地球双柱银币
这枚双地球双柱银币铸造与1756年,上面打满了各个钱庄的汉字印记,这是它在我国广为流通的标志。
时下收藏,讲究品相,这枚银币可谓品相极差,然而我就看重它这种鲜有伦比的沧桑美。
双地球银元又称“地球币”,是西班牙在墨西哥等美洲殖民地于1732至1771年间所铸造的机制银币,通过西班牙新式螺旋滚压机铸造方式铸造,币齿边缘环铸百合花图案,其制作精美,成色和重量统一,较之手工打制币更易于交易及计算。随着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地球币”在世界各地广为流通,并成为当时许多国家的流通币和世界贸易的主要结算币。
“地球币”发行的数十年间,大量流入我国东南沿海,对当地的社会和经济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其铸造样式和重量单位也影响到我国台湾、漳州一带“如意银饼”、“漳州军饷”等早期银元的铸造。
同鹰洋和双柱一样,双地球也有诸多版别,如铸造地:
•Mo代表墨西哥
•LM代表秘鲁
•P代表哥伦比亚
•So代表智利
•NG代表危地马拉
•ST代表玻利维亚
目前这些铸造地都是独立的国家,当时均为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代表某个地区的铸币厂。
除了铸造厂不同,区分地球币版别的还包括,年份、君主名、验金师名以及花纹差别。
双柱双地球历经西班牙波旁王朝的菲利浦五世、菲迪南六世和卡洛斯三世3个国王。其币面图案为王冠覆盖下的东西半球以及山川和海洋,两侧铸大力神海格拉斯双柱,柱上卷轴铸拉丁文PLVS
VLTRA,意为“海外还有天地”,上方的拉丁文VLRAQUE
VNUM与币中的双地球图案,寓意“东西半球为西班牙单独拥有”,下方为铸造年号及铸地国标记。另一面为当时的西班牙国徽,左右分别为造币厂标记及币值,外缘环绕拉丁文,意为“蒙神之恩,西班牙兼印地安国王”。齿边环铸西班牙国花百合花。“地球币”在西属美洲的墨西哥、秘鲁、玻利维亚、智利、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等国铸造,因此,“地球币”除了有三次皇位更迭的不同标记外,还有铸地国的标记不同等版别。由西属墨西哥于1732年、1733年铸造的各种币值的早期“地球币”,由于在当时铸造发行量很少,如今已是难得一见的珍品!
(资料引自网上,谨向作者致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