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实施方案(段步刚)
(2014-06-16 15:38:22)
标签:
转载 |
分类: 专业发展(转载) |
一、指导思想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是改革评价制度的一项新的举措,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教师管理,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制度,使教师能看到自己的敬业成绩,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
二、设计目的
1、记录进步,激励潜能。在成长档案袋中教师收集了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教师的再发展。帮助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整体氛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搭建平台。
2、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成长档案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可使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在参观其他教师的档案袋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助教师找到自己新的发展区,找到提高和改进的途径,为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3、交流经验,完善自我。教师通过学习了解相同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档案袋,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老教师那里学到敬业与奉献,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干劲与经验,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了创新与无畏。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为教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专业观念起到积极作用。
4、为学校发展提供依据。学校领导可以借助教师成长档案袋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及时掌握各位教师的教学特色,从中筛选和总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三、设计原则
四、设计要求
1、规划版块
(2)教师的自我发展规划等
2、教学版块
(2)自我推荐的课件
(3)承担的公开课的影像等
3、学习版块
(2)正在或已经阅读的书目及读书心得或摘抄
(3)从同伴、管理者或专家那里获得的经验
(4)教育教学故事与叙事
4、研究版块
(2)课题研究(包括参与或申请的课题及项目)
(3)研究成果荟萃(包括发表的论文或著作及摘要)
(4)教学经验总结(包括发现和研究的教学问题及过程、课堂观察记录)
(5)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等
5、反思版块
(2)名师传记分析等
6、评价版块
(2)学校管理者的评价及对学校管理者的评价
(3)同行的评价及对同行的评价
(4)学生的评价及对学生的评价
7、指导版块
(2)指导教师
8、管理版块
(2)校务管理
9、个人风采版块(1)教师主要荣誉称号
五、实施要求
3、我们所实施的是展示型“教师成长记录袋”。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展示,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
(1)定期展示,取长补短。
“教师成长记录袋”每学期进行定期展示。期中展示,让教师自己了解在前半学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对照同事的成长记录袋,明确后半学期努力方向。期末展示是为了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定。
(2)分层展示,各展所长。
每学期初在教学计划中制定本学期成长记录袋的展示形式。例如:骨干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课改实验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中老年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青年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等。
(3)活动展示,进行宣传。
向来校参观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展示,并把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转达给老师。在家长开放日或召开家长会时,让家长观看本班任课教师的成长记录袋,让家长了解任课教师的情况,看到教师的成绩,从而使家长对教师满意,对学校放心。
5、创建“教师成长记录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要加强领导,教研处要具体指导和组织落实。要坚持不懈,形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