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实施方案(段步刚)

(2014-06-16 15:38:22)
标签:

转载

分类: 专业发展(转载)

一、指导思想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是改革评价制度的一项新的举措,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教师管理,对教师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和方法,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制度,使教师能看到自己的敬业成绩,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实现教师评价由鉴定性向激励性,由终结性向过程性的转变。

二、设计目的

1、记录进步,激励潜能。在成长档案袋中教师收集了一系列自己的作品样本,向学校和同事提供自己进步的信息,展示自己的成就。教师在回顾自己的工作历程,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产生自豪感,激发继续努力的斗志,挖掘自己的潜能,促进教师的再发展。帮助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整体氛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性循环,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搭建平台。

2、自我评价,自我反思。成长档案袋在展示成绩的同时,也可使教师不断回想取得成绩的过程和方法,从中找到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学会自我反省。在参观其他教师的档案袋的同时,发现别人的长处,找出自己的优势,同时找到与别人的差距,使教师正确评价自我,帮助教师找到自己新的发展区,找到提高和改进的途径,为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奠定基础。

3、交流经验,完善自我。教师通过学习了解相同学科教师的成长记录袋,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学习了解其他学科教师的成长档案袋,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老教师那里学到敬业与奉献,从中年教师那里学到干劲与经验,从年轻教师那里学到了创新与无畏。有助于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成长,为教师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专业观念起到积极作用。

4、为学校发展提供依据。学校领导可以借助教师成长档案袋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优势与不足,及时掌握各位教师的教学特色,从中筛选和总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产生的经验,并及时进行推广,形成学校自己的办学特色。

三、设计原则

    1、个性化及发展性的原则。“教师成长记录袋”是一种质性评价方式,不仅关注教师教学工作的结果,更加关注教师的工作过程和专业发展过程,与教师个人日常教学活动和专业发展十分密切。档案袋中收集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过程资料,包括教师个性化的自我简介、优秀的教学设计、精彩的教学实录、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指导学生获奖的作品、获得各种奖励及反映自己专业成长过程的相关资料等。通过定期展示,让教师们与自己纵向比较,又与别人横向比较,促进自身的持续发展。

    2、激励性与导向性原则。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教师成长档案袋”的设计应有利于教师认识自我,看到自己的成长过程,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又能认识自身的不足,主动寻求改进的方法和途径,一步步明确自己前进的目标,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

    3、自主性与多元性原则。“教师成长记录袋”的设计应强调自主参与,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对教师的评价不再以学校领导为单一主体,而是采取了多主体评价的方式,逐步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之间、学生、家长及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机制。

    4、整体性与差异性原则。“教师成长档案袋”的设计应科学、系统、全面地反映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素质的要求及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特别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同时,要一改过去强调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评价方法。要注意教师的差异性,让他们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建立自信,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5、可操作性原则。“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活动的展开要简单易行,既便于教师掌握与操作,又便于教师开展工作。“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活动要与学校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比如,最近主抓课改,就应在记录袋中多体现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反思等方面的内容;主抓校本研训,就应在记录袋中多体现专业学习、科研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实现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一致性,达到教师和学校的双赢。

四、设计要求

     “教师成长档案袋”是个人作品的系列收集,是个人进步的体现,其内容应真实反映教师本人的教学工作和专业发展过程,涵盖教育教学各个领域,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规划版块    (1)教师的基本信息

(2)教师的自我发展规划等

2、教学版块    (1)自我推荐的教案或教学设计

(2)自我推荐的课件

(3)承担的公开课的影像等

3、学习版块    (1)参与的进修或培训活动

(2)正在或已经阅读的书目及读书心得或摘抄

(3)从同伴、管理者或专家那里获得的经验

(4)教育教学故事与叙事

4、研究版块    (1)教研组或年级组教研(包括备课、解读教材、听课记录等)

(2)课题研究(包括参与或申请的课题及项目)

(3)研究成果荟萃(包括发表的论文或著作及摘要)

(4)教学经验总结(包括发现和研究的教学问题及过程、课堂观察记录)

(5)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等

5、反思版块    (1)教学反思笔记

(2)名师传记分析等

6、评价版块    (1)阶段工作的自我评价

(2)学校管理者的评价及对学校管理者的评价

(3)同行的评价及对同行的评价

(4)学生的评价及对学生的评价

7、指导版块    (1)指导学生

(2)指导教师

8、管理版块    (1)班级管理

(2)校务管理

9、个人风采版块(1)教师主要荣誉称号

               (2)教师个性成果资料

五、实施要求

    1、学校在建立“教师成长档案袋”之前,要分别召开领导座谈会、骨干教师座谈会、全体教师会议或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教师的态度,关注教师的意向,让教师理解实施“教师成长记录袋”评价制度的意义,明确使用成长记录袋的目的,掌握收集的内容和方式及评价标准,,主动参与记录袋设计、建立和评价的全过程。

    2、“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以教师自评为主,学校领导、教师之间、学生、家长及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评价结果将作为教师评优和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

3、我们所实施的是展示型“教师成长记录袋”。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展示,促进全体教师的成长。

(1)定期展示,取长补短。

“教师成长记录袋”每学期进行定期展示。期中展示,让教师自己了解在前半学期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对照同事的成长记录袋,明确后半学期努力方向。期末展示是为了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考核和评定。

(2)分层展示,各展所长。

每学期初在教学计划中制定本学期成长记录袋的展示形式。例如:骨干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课改实验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中老年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青年教师成长记录袋展示等。

(3)活动展示,进行宣传。

向来校参观的领导和教师进行展示,并把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转达给老师。在家长开放日或召开家长会时,让家长观看本班任课教师的成长记录袋,让家长了解任课教师的情况,看到教师的成绩,从而使家长对教师满意,对学校放心。

    4、在成长记录袋建立过程中,要讲求实效,避免形式,切记不要把档案袋变为资料袋,而要注意对资料的筛选、合并、归类,使成长记录袋能全面、真实地反映教师的实际水平。

5、创建“教师成长记录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工作,要加强领导,教研处要具体指导和组织落实。要坚持不懈,形成制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