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研活动记录(一)

(2014-05-29 11:08:11)
分类: 教研活动记录

农村小学中高段学生自主阅读

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究

(教研活动记录)                                         

研讨主题

学习新课标第二、三段阅读目标

研讨时间

2013.10.23

中心发言人

李华

参会教师

夏晓盈 李华 李艳花 张芬芬 刘蕊

一、由李华老师阅读新课标中关于第二、三段阅读目标。

二、阅读名师崔峦对新课标的解读。

三、李华老师总结。

 

 

 

 

 

 

 

 

 

 

 

 

夏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学生只有具备了广泛的阅读兴趣,

 

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才会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不断扩大自己的阅

 

读面,增加自己的阅读量。由此可知,阅读兴趣能促使阅读能力的形成

 

和阅读水平的提升,换句话说,兴趣是阅读的首要条件。

 李艳花:新课标指出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

 

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应引导学生去挖掘课文的感

 

人之处,去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走进文本,收获自己的独特

 

感受。这样以知促情,知情交融,必定会促进教与学。

刘蕊:语文教学就不能全部依靠课本上的几篇文章,学生就必须利用课余

 

时间多读书,广泛阅读各种对自己有帮助的课外知识,日积月累,才能构

 

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张芬芬:阅读教学绝不能仅仅着眼于书面文字,而是要通过作品的语言,

 

全面的审视和把握作品的显性意义和直观图景,品味、感悟作品的内在意

 

蕴和情趣,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

研 讨收 获

通过学习,我们每个老师都应该认真领会新课标的实质内容及要求,从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出发,注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理解,努力开创阅读教学的的新方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调查问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